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阴县

平阴县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河南郡平阴县注引应劭曰:“在平城南,故曰平阴。”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河阴县。

②隋大业二年(606)改榆山县置,属济北郡。治所即今山东平阴县。《寰宇记》卷13平阴县:“取界内平阴故城以为名。”唐初属济州,天宝十三年(754)改属郓州。太和六年(832)省。开成二年(837)复置。宋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东平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属泰安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古县名。秦置,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水经注·河水》:“河南平阴县,故晋阴地,阴戎之所居。”属三川郡。汉改属河南郡。三国魏改名河阴县。(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部。属济南市。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36.3万。辖7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平阴镇。春秋为齐国平阴邑,故治在今县东北。隋开皇十四年(594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名平阴县,迁治今址,属济北郡。因地处古东原之阴、济水之南而得名。《太平寰宇记》:平阴县“取界内平阴故城为名”。清乾隆《泰安府志》:“《禹贡》‘东原底平’,而邑乃东原之阴也。”故名平阴。唐天宝末属郓州。北宋末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东平州。清属泰安府。1913年属济西道,1914年属东临道,1927年属省。1939年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属泰西专区。1943年平阴县与东阿县合并称平阿县,属冀鲁豫第十六专区。1946年复属泰西专区;次年两县分置。1950年属泰安专区。1958年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属聊城专区。1960年复置平阴县,改属菏泽专区。1961年属济南市,同年4月改属泰安专区。1985年属济南市。地处黄河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洼地三种地形。过境河流有黄河、汇河,境内有安栾、锦水、玉带、龙柳、浪溪等河流。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甘薯、玫瑰、棉花、蚕茧、花生等。矿产有铁、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工业有化工、纺织、机械、建材、造纸、酿造、服装、粮棉加工等。105、220国道及泰临公路贯穿全境。名胜古迹有洪范池、书院泉、多佛塔、“大汶口文化”遗址、斗祭台商周文化遗址、项王墓、于慎行墓等。


猜你喜欢

  • 马村桥集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里马桥乡。清光绪《永城县志》卷15《灾异志》: 同治元年(1862)十二月,“僧王亲攻马村桥”。民国初置县佐于此。

  • 小巴林贝子府

    清时巴林左翼旗驻地,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里幸福之路苏木北八里敖日盖村。

  • 奔子栏

    即今云南德钦县东南九十四里金沙江西岸奔子栏乡。清设奔子栏千总。藏语 “奔”为美丽,“子” 为沙,“栏” 为堤,意即美丽的沙堤。

  • 沶水

    亦作祁水。又名零水。即今湖北宜城县西之安家河。《水经·沔水注》: “零水即沶水也,上通梁州没阳县之默城山。其水东径新城郡之沶乡县,谓之沶水。……又东历宜城西山,谓之沶溪。东流合于夷水,谓之沶口。”

  • 水口堡

    北宋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境。后废。

  • 科斗店

    在今山西晋城市南。《资治通鉴》: 唐会昌三年 (843),“王茂元遣兵马使马继等将步骑二千军于天井关南科斗店”。即此。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天井关南。唐会昌三年(843年),河阳帅王茂元讨刘稹,遣兵马使马继

  • 栏杆集

    即今河南淮滨县北十八里栏杆镇。旧属息县。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7: 咸丰七年 (1857)四月,“自古陈仓 (案: 应为固城仓) 至栏杆集数十里,贼踪略尽”。

  • 江达宗

    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清《西藏图考》卷3:“江达在拉里西南,其三星桥、甲桑桥二水会合之地,乃东西要津。”“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嘎通。1960年与西

  • 盛京省

    即奉天省。治所奉天府 (今辽宁沈阳市)。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版 《大清帝国全图》 作盛京省。

  • 一字城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为钓鱼山城组成部分。《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帝亲率大军攻钓鱼城,二月“辛已,攻一字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