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西兴安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龙江省西北。北起黑龙江岸,南止西拉木伦河上游,主峰为索岳尔济山。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西兴安岭者,江省西部之兴安岭也(亦曰大兴安岭)。其脉远接于阴山山脉,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属汉中府。治所在今陕西留坝县西北柴关岭。嘉庆十三年(1808) 移治太平岭 (今留坝县治)。1913年改为留坝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治今陕西省留坝县东南。
①亦作合黎山、要涂山、羌谷山。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北与甘肃高台县北界合黎山及其支脉。《晋书·沮渠蒙逊载记》:东晋隆安五年(401),北凉沮渠蒙逊欲图段业, 与其兄“男成同祭兰门山, 密遣司马许咸告业
北宋元符元年 (1098) 筑,属庆州。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筑,在今甘肃省华池县西北。后废。
北宋置,属阳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南五十里飞龙乡。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东南部,北濒三都澳。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飞鸾,人口 1090。1958年设飞鸾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乡
在今陕西洋县东。《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六年 (410),“桓石绥因 (卢) 循入寇,起兵洛口”。胡三省注引 《水经注》 称: “汉水过魏兴安阳县,又东至城南, 与洛谷
即今安徽无为县。《寰宇记》卷126无为军:“本庐州巢县之无为镇,即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攻吴无功,因号为无为城。城临濡须水上壖也,寻为无为监,为江淮之要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于此置无为军。
指今山西代县西北雁门关所在陉岭以北地区。《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二年(327),“后赵中山公虎击代王纥那,战于句注陉北”。古地区名。指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关所在陉岭以北地区。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后
即今河南项城市南二十三里永丰乡。清宣统《项城县志》卷1:县旧治(老城)北有“永丰集”。
即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僧楼乡。《清一统志·绛州》 “方平镇” 条下: 僧楼镇 “在县东北”。在山西省河津市东北部,北依吕梁山,西靠209国道。面积75.2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僧楼,人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