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城县
①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
②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
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南一里。仁寿元年(601),改名乐寿县。
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陕西省紫阳县东南。属魏兴郡。齐因之。西魏废。(2)北周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境。属番和郡。隋开皇中废入番和县。(3)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乐城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属瀛州。仁寿元年(601年)改乐寿县。
①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
②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
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南一里。仁寿元年(601),改名乐寿县。
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陕西省紫阳县东南。属魏兴郡。齐因之。西魏废。(2)北周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境。属番和郡。隋开皇中废入番和县。(3)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乐城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属瀛州。仁寿元年(601年)改乐寿县。
又作恨古河、亨衮必拉、恒滚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阿姆贡河。《清一统志·吉林一》:兴衮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七百三十四里。源出卓哩奇山,东南流会诸小水,入混同江。当混同江入海之处
古为沩口戍。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湘江西岸靖港镇。旧置分销盐局,又有舢板巡防分驻。《清史稿·曾国藩传》 载: 清咸丰间,太平天国军攻湖南,“陷湘潭,邀击靖港”。曾国藩军败,“国藩愤投水,幕下士章寿麟掖
又作上都河。即今滦河上游闪电河。因其流经元上都故城 (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昭乃门苏木) 之南而得名,明代译音讹为商都。明 《蓟镇边防》 谓蒙古人以河水清绿急流,呼为商都,实是误解。又谓古北哨夜以滦
在今河北赵县。《方舆纪要》卷14赵州:“平棘山有二: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在城南者曰小平棘,皆去城百步许,山顶平而多棘,故以名山,汉又以山名县。”
①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南十五里大辛庄南。三国魏属清河郡。西晋属清河国。北魏属清河郡,移治今临清市东南。北齐省入清河县。②南朝宋侨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隋开皇十八年
或作戛洒、戛色。即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八十四里戛洒乡。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新平县西有戛赛。傣语 “戛” 为街子,“洒” 为沙滩,意即沙滩上的街子。
即今江西资溪县北高埠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3: 泸溪县 (今资溪县) 东北二十里高阜。
在今福建政和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7政和县: 望浙山 “ 一名浙江。拔地摩天,常有云气蒙其上。宋绍兴初,范汝为作乱,居民多避其上。元季红巾为患,避此全活者甚众”。
即今海南琼山市东之南渡江。《新唐书·地理志》: 舍城县 “以舍城水名”。
北宋天禧二年 (1018) 置,属慈利县。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七十二里江垭镇。北宋时筑,在今湖南省慈利县西北。后废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