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都县
金改望都县置,属中山府。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元属保定路。明属保定府。清乾隆十一年(1746)复名望都县。
古县名。金改望都县置,治今河北省望都县。属定州。蒙古初属真定府,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属保定路。明属保定府。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以县与尧母同名,改为望都县。
金改望都县置,属中山府。治所即今河北望都县。元属保定路。明属保定府。清乾隆十一年(1746)复名望都县。
古县名。金改望都县置,治今河北省望都县。属定州。蒙古初属真定府,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属保定路。明属保定府。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以县与尧母同名,改为望都县。
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明嘉靖 《惠州府志》 卷1: 海丰县南有金锡都。清同治 《广东图说》卷26海丰县: 金锡都在 “城南四十里,内有小村二百十九”。
南朝宋武父孝皇帝陵。在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25润州丹徒县:永兴宁陵“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①在今贵州石阡县城西南。明曹学佺《名胜志》: “两山高下相并曰崖门,崖下水流合平茫水入大溪。崖门西上有洞悬空朝北,高峻莫能窥其深广。”清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17石阡府: 崖门山 “在城西南五里,两
东晋咸和六年(331)析海南郡置,属广州。治所在宝安县(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辖境相当今广东深圳市及宝安县地。南齐移治怀安县(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南朝梁改为梁化郡。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置,治
①旧称今渤海、黄海一带为北洋。南宋姚宽《西溪丛语》:“今自二浙至登州与密州, 皆出北洋,水极险恶。”②清末至民国时称今江苏省以北的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等沿海各省市为北洋,而称其以南沿海各省市为南洋。
①亦名灶突山。满语谓呼兰呼达。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镇南。《清一统志·兴京》:烟筒山 “在城西南五里”。②即今吉林磐石县北烟筒山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吉林府 《屯镇》: 西南“二百里烟
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南白羊山上。民国《湖北通志》卷36兴山县:白羊寨“《县志》:白羊山一名白羊寨。明崇祯十三年张献忠走此,与罗汝才合。国朝顺治中,李来亨踞此,建关庙为文勒石尚存”。
亦作幕南。初指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后汉书·乌桓传》: “匈奴转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 清代又专指内蒙古为漠南,即以此故。又作幕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为漠南。《史记·匈奴列
亦作洋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属桂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龙江下游及红水河下游一带。南朝宋改为阳平县。
即今湖北钟祥市东北洋梓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 “洋梓镇,在 (钟祥县) 城东北二十七里。”在湖北省钟祥市中北部。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5.7万。原此地多梓树,洋者广也,故名。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