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都郡
东晋成帝时析建宁郡西北部置,属宁州。治所在新安县 (约在今云南武定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武定、禄劝等县地。南朝梁末废。
东晋时置,治所不详。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武定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带。后废。
东晋成帝时析建宁郡西北部置,属宁州。治所在新安县 (约在今云南武定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武定、禄劝等县地。南朝梁末废。
东晋时置,治所不详。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武定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一带。后废。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元和志》卷10千乘县:“千乘者, 以齐景公有马千驷, 畋于青丘。今县北有青丘, 县因以为名。”古邑名。春秋战
即今河南信阳县西南浉河。《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二年(466),“魏兵至师水”,即此。即“浉河”。
春秋战国秦邑,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因在吴山之阳而得名。《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古邑名。春秋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南。当因在吴山之阳得名。《史记·封禅书》:“秦灵
①明永乐中置,属会同县。即今湖南会同县南十八里连山乡。②清置,属锦县。即今辽宁葫芦岛市。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0:连山堡在“(锦县)城西南八十里”。
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宋书·孔觊传》:泰始二年(466):孔觊“所遣孙昙瓘等军,顿晋陵九里”。《资治通鉴》卷131胡三省注:“其地在晋陵西北九里,因以为名。”
即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之沭河。《周礼· 职方》 青州: “其浸沂沭。” 《汉书· 地理志》 琅邪郡东莞县下作 “术水”。《水经·沭水注》: “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又南径东海厚丘县……分为二渎
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南巴什阿克玛。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乌什:巴什雅哈吗卡伦“东至乌什城九十里,西通布鲁特胡什齐部落”。
即沪渎垒。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晋书·孙恩传》: 东晋隆安四年 (400),“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因名。《寰宇记》 卷91苏州吴县: 袁山松城 “今为陂湖所冲,已半毁于江中”。宋代
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湟中县北。《汉书·赵充国传》: 西汉神爵初,赵充国经营湟中,欲屯田于此,奏言: “计度临羌东至浩亹,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 又言:“循河湟漕谷至临羌,
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渭田乡。清时有巡检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