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军
五代方镇名。后晋天福三年 (938) 置,治所在相州 (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北临漳县以南,河南林州、辉县二市以东,范县、清丰县以西,黄河以北地。北宋初废。
五代方镇名。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置,治相州(今河南安阳市)。领相、澶、卫三州。开运元年(944年)领相一州,辖境缩小。北宋初废。
五代方镇名。后晋天福三年 (938) 置,治所在相州 (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北临漳县以南,河南林州、辉县二市以东,范县、清丰县以西,黄河以北地。北宋初废。
五代方镇名。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置,治相州(今河南安阳市)。领相、澶、卫三州。开运元年(944年)领相一州,辖境缩小。北宋初废。
即今河北枣强县南大营镇。明嘉靖《冀州志》卷3枣强县:大营集“在县南四十里”。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以邛都国地置,治所在邛都县 (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五里)。《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有嶲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因名。《后汉书·西南夷传》 注: “言其越嶲水以置郡
明崇祯三年 (1630) 改青山长官司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北九庄。属敷勇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
本名连城洞,在今福建宁化县东。《舆地纪胜》 卷132汀州 《景物下》: 黄连洞 “在宁化县,县旧以此名”。《资治通鉴》: 唐乾元元年 (894),“黄连洞蛮二万围汀州,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承勋将万人
唐置,属谅州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一带。后废。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7昌黎县:安山,“《志》云:山有避兵堡,饮马河经其下”。即此。②亦曰安民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东汉建安六年(201),曹操
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西汉属泗水国。东汉属广陵郡。西晋属下邳国。南朝宋废。《水经·淮水注》: 凌水 “出凌县东,流径其县故城东,而东南流注于淮”。县以凌水为名。
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清一统志·顺宁府》: 铎山 “山势百盘,林谷深奥,下临绝涧,渡以藤桥,土人呼为阿铎互山。山水迅疾,流为阿铎河”。
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四十二里平景乡。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新城县图:东北有平景村。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阆州东川路元帅府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以五代唐保宁军为名。二十年 (1283) 升为保宁路,不久复降为保宁府,属广元路。明洪武四年 (1371) 属四川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