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峒土司
清初改忠峒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 (1735)废。
清初改忠峒宣抚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清初改忠峒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 (1735)废。
清初改忠峒宣抚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在铜仁长官司 (后改铜仁县,即今贵州铜仁市)。辖境相当今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及万山特区北部地。清属贵州省。1913年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治
①北宋置,属合肥县。在今安徽肥东县南四十五里青阳山附近。清设巡司于此。②北宋置,属临淮县。即今江苏泗洪县。元置青阳站。1949年置泗洪县于此。(1)古镇名。(1)即今江苏省泗洪县。北宋属临淮县。(2)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西南刀靶乡。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刀靶水在“城西南八十里”。
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八尺江北岸。明置巡司于此。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八尺之北,大江之西,巡司名八尺,驿又名黄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邕江南岸。以近八尺江得名。地势险要,明洪武
又名布拉木达克喇。治所即今西藏普兰县。1960年于此设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作“补仁”。藏语意为“独毛”,以当地地形得名。
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北二十六里长埫口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今沔城镇)东北有长垱口。
即今湖南郴县东南三十里柿竹园有色金属矿。主产钨、锡、铋、铝、锌等。始采于宋代。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北 三环西路甲31号。因寺内大钟殿悬有一口明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故俗称大钟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 (1733),规模宏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藏经楼、大钟
①秦孝公十二年 (前350) 置,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镇一带。西汉高帝元年 (前206) 改名新城县。元鼎三年 (前 114) 又改渭城县,东汉省。隋初复置,属雍州。治所在今咸阳市东十三里。后废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即今山西屯留县西北余吾镇。东汉建武七年(31)徙封栎阳侯景丹子尚为余吾侯于此。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屯留县城西北余吾镇。属上党郡。东汉建武时改置余吾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