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县
1913年改思茅厅置,后为云南普洱道驻地。治所即今云南思茅市。1929年直属云南省。1993年改设思茅市。
旧县名。1913年改思茅厅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思茅镇。1958年并入普洱县,1981年复置。1993年撤销,改设思茅市。
1913年改思茅厅置,后为云南普洱道驻地。治所即今云南思茅市。1929年直属云南省。1993年改设思茅市。
旧县名。1913年改思茅厅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思茅镇。1958年并入普洱县,1981年复置。1993年撤销,改设思茅市。
①一名渔水。 即今淮河支流浍河。 《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曹景宗攻魏中山王英, “诸军逐北至水上, 英单骑入梁城”。②即河南、安徽境内古涣水,亦曰浍水。《战国策·楚
即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的合称。明正统间,驻地均在赫图阿拉城 (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
明置,属定辽中卫。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街道办事处。《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安平屯城“在辽阳州东六十里,有屯名安平”。相传为晋时安平县旧址。附近有安平山。明代设铁场百户所于此。
即今辽宁铁岭县南辽河支流凡河。《汉书·地理志》 玄菟郡高句骊: “又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古水名。即今辽宁省铁岭县南辽河支流凡河。《汉书·地理志》:高句骊“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即此。旧说为今辽宁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宋史·高昌传》: 太平兴国六年 (891),王延德出使高昌,经纳职城西行,“地无水草,载粮以行,凡三日,至鬼谷口避风驿,用本国法设祭,出诏神御风,风乃息”。
又名黄泽市。即今浙江嵊县东黄泽镇。清道光《嵊县志》卷2《市镇》:王泽市“在县东南三十里嵊新界”。
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南一百五里水西沟。清宣统《新疆图志》卷1孚远县:“水西沟产铁,有故冶场。”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平邑县西北。《左传》:哀公八年(前487):“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又,哀公二十五年(前470),“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 皆此。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平
又作伊通边门。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故址在今吉林长春市南。《清一统志·吉林二》:伊屯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距法特哈边门一百七十七里,旧设有官兵驻防”。
①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属五原郡。治所或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堡子湾古城(一说在今包头市西哈德门沟口古城堡)。《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西北接对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