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慈母山

慈母山

①一名慈姥山。即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慈湖河口猫子山。《寰宇记》 卷105当涂县: 慈母山“在县北七十里,临江,亦谓之慈姥山。《丹阳记》云,山生箫管竹。王褒 《洞箫赋》 云,原夫箫干之所生于江南之邱墟,即此处是也。其竹圆致异于他处。自伶伦采竹嶰谷以后,惟此簳见珍。历代尝给乐府。而俗呼为鼓吹山。山有慈姥祠”。

②在今四川汶川县南、都江堰市西北。《舆地纪胜》 卷149茂州: 慈母山 “在汶川县南一百五十里。《旧经》 云: 昔有妇人携子于此山采樵,子为虎食,母乃奔虎而死,因为名”。《方舆胜览》 卷55永康军:慈母山 “在青城山东。导江人冯大量与八仙相遇,入隐此山”。《方舆纪要》 卷67汶川县 “龙泉山” 条内:“县南百五十里有慈母山。中有池,亦曰慈母池。田况 《龙祠记》: 池能兴云雨,救旱暯。懋养百谷,故名。”


即“慈姥山”。


猜你喜欢

  • 苏门岛

    即今山东荣成市西南黄海中苏山岛。清光绪《文登县志》卷1谓:“《山海经》:苏门, 日月所出,岛名本此。”另一说据《清一统志·登州府》:苏门岛,“《县志》:相传与姑苏遥对,故名”。光绪《山东通志》斥为无稽

  • 崤山

    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方舆纪要》 卷90分水县: 崤山 “在县 (今分水镇) 东四十里。其最高处曰赤岩尖,登之可见数百里”。②即殽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六十里。《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三年 (27)

  • 落兰部

    唐南诏乌蛮部落之一,属会川都督。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元史· 地理志》泸沽县: “在 (礼) 州北。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曰落兰部,或称罗落。” 元至元十五年

  • 净慈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南之南屏山北麓慧日峰下。五代周显德元年 (954) 吴越国建,原名慧日永明院。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改名寿宁禅院。南宋建炎二年 (1128) 改为净慈禅寺。绍兴十九年(114

  • 博昌县

    ①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南。东汉属乐安国。南朝宋移于今寿光市北一里,属乐安郡。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乐安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

  • 太行山

    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北岸,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千米。为古老褶皱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北段高峰小五台山(2882米),为河北省最高峰。受河流切割多横谷(

  • 外三关

    明代以今山西境内沿内长城之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以与今河北境内沿内长城之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为内三关相对。见“三关(2)”。

  • 闻喜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汉书·武帝纪》:武帝 “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东汉移治左邑 (今闻喜县)。北魏属正平郡。北周武帝移治柏

  • 卧龙关

    亦作惹龙关。明置,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卧龙镇西南。清乾隆 “金川之役” 以后,设千总驻防。卧龙镇以西以北以南地区为卧龙大熊猫等综合保护区。

  • 泮水场

    即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西泮水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 卷6遵义县: 泮水场在 “城西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