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之和平河。《明史·地理志》连平州和平县:“西北有浰头山,三浰水出焉,亦名和平水。”《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和平县:三浰水“在县北三十里。其源一出龙南县之牛冈,一出九连山,水流屈曲,
又作意气松、伊奇松站。清置,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意气松。《清一统志·吉林二》 “额赫茂站”条下:“(图依屯站)过此八十里有伊克苏小站。”
旧名大姑陷,后改大姑崁,清同治初改名大嵙崁。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南大溪镇。
在今云南曲靖市第一中学新建碑亭内。《明一统志》 卷87曲靖府: 石城 “在府城北二十余里。隋牂牁郡地,唐为庄州石城县,属黔州都督。昔有一碑,乃段氏与三十部诸蛮立誓盟之碑”。清康熙十八年 (1679)
又名徙沟。在今安徽灵璧县西南、固镇县东,北接马路沟,南入浍。长约二十余里。《宋史·李显宗传》: 南宋隆兴元年 (1163),李显宗 “自濠梁渡淮,至陡沟”。即此。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南宋隆兴元年(11
在今云南洱源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 《水经注》: “罷谷之山,洱水出焉。” 又引 《浪穹县志》 曰: “其山崆峒,世传以为澜沧江伏流处。”
又作沛汗、汗、钹汗、拔汗那、破洛那。汉大宛国。都城在渴塞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卡散赛)。唐时设休循州于此。见“大宛国”。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新洲镇。清光绪 《广东图说》 卷5: 阳江县有新洲墟。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罗州置,治竹山县(今湖北竹山县)。大业初省。唐武德元年 (618) 分迁州复置房州,仍治竹山县 (今湖北竹山县)。贞观十年 (636) 徙治房陵县 (今房县)。辖境相当今湖
在今四川郫县南。为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 (鳖灵) 的墓祠。《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望帝祠 “有墓在郫县南一里,与鳖灵墓相对”。相传杜宇 “教民务农”; 开明善治水,“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