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山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9两当县 “天门山” 条下: “故道山在县南二十里。相传故道县以此山名。”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9两当县 “天门山” 条下: “故道山在县南二十里。相传故道县以此山名。”
即戟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续汉书 · 郡国志》: 齐国 “西安有棘里亭”。《左传·昭公十年》: 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即此。
①在今广东信宜县西。《方舆纪要》卷104信宜县:大冈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形势高大,间于茂名、信宜二县界,因名”。②在今台湾省高雄县北境,南连小冈山。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大冈山“在府治(即今台南市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改真源县置,属亳州。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元废。古县名。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改真源县置,治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属亳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并入鹿邑县。
明置,属小所守御千户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小河乡北。《明史·地理志》 小河所:“北有师家山,一名文山,山麓有文山关。”
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附近。《元和志》卷3原州百泉县:“可蓝山,一名都卢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十六国春秋》曰:赫连定据平凉,登可蓝山望统万城。”即此。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饶州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鄱阳县 (今江西波阳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景德镇市及波阳、余干、万年、德兴、乐平等县地。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为鄱阳府,寻改饶州府
在今江西星子县北三十五里庐山中。清光绪 《江西通志》 卷54南康府: 康王谷 “一作钊城,盖周康王名也。或作康阳。梁刘孝绰酬陆倕诗,‘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即指此。《旧志》 作楚王谷”。有谷帘泉。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约即 《水经·汶水注》 之茂都淀,为汶水所潴,后渐浅涸。明永乐中重修会通河,筑戴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高地,围堤为湖,称为水脊,分南北流入会通河,规定七分向北,三分向南。湖初置时
元改来安军置,属广西两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来安府。元升来安军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辖境相当今广西田阳县一带。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府。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五十里马头江中。《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平山” 条: 罗星山 “在府东南五十里马江中。登之,百里内诸山皆在左右,为远近奔流之砥柱”。山巅有罗星塔。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马尾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