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镇市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二十四里旧镇。清康熙《漳浦县志》卷2街市:旧镇市“在七都”。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二十四里旧镇。清康熙《漳浦县志》卷2街市:旧镇市“在七都”。
即三湘浦。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元和志》 卷27岳州巴陵县: “侯景浦,在县东北十二里。本名三湘浦。”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向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①南朝梁天监中分晋安郡置,属扬州。治所在晋安县 (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九龙江、木兰溪三流域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地。陈天嘉五年 (564) 改名南安郡。梁、陈时为对南海交通的
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里。一名拱辰,以宋柳拱辰得名。曾巩有《归老桥记》。
即今陕西洛川县治。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洛川县迁治于此。
亦称东海窝集部。清代分布于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吉林绥芬河流域及珲春市以东至日本海的少数民族。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清一统志·吉林一》: 东海窝集部 “在珲春城东南。凡沿海林木丛茂处皆曰窝集”。
1913年改抚彝厅置,属甘肃甘凉道。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蓼泉乡。1927年直属甘肃省。1928年改名临泽县。旧县名。1913年由抚彝厅改置,治今甘肃省临泽县西北蓼泉。1928年更名临泽县。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沙滩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8:新会县东南有沙堆村。
①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后改秭归县。西晋太康二年 (281)复为绥阳县。西魏为绥州治。隋开皇初废。②隋大业七年 (611) 置,属明阳郡。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绥阳镇。《元和志
又作泰来溪。即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 泰来县 “地当呼尔达河西,土名泰来气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