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昆 (崑) 仑 (崙) 山

昆 (崑) 仑 (崙) 山

①在今安徽潜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潜山县 “牛眠山” 条下: “又昆仑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泉,近置昆仑寨于此。”

②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6福安县: 昆仑山 “高耸万仞。上有天池,池畔多民居”。

③在今福建惠安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9惠安县: 昆仑山在 “县东北三十里。势高耸,望之若祥云。南有伏虎岩,清泉石室,最为幽胜”。《清一统志·泉州府》: 昆仑山 “宋蔡襄读书于此。大中祥符间,有僧道养居山南岩下,能伏虎,因名伏虎岩”。

④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二十里。明嘉靖 《淄川县志》 卷1: 昆仑山 “或以形如毂轮,故名”。

⑤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九塘乡北八里,与宾阳县接界。海拔306米。《舆地纪胜》 卷 106 邕州:昆仑山 “在宣化县东。昆仑关在焉”。《方舆纪要》卷110南宁府宣化县: 昆仑山在 “府东北百里。巉岩峭拔,高出群山,有道极险阨,古设关于此,以扼蛮洞,关上有台…… 《志》 云: 关扼宾、邕两界,旁多岐岭,与诸夷通,据关而守,则间道所当虑也”。

⑥亦名昆嵝山。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北。《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昆仑山 “在江北厅北一百五十里。《元统志》: 据府渠、合之境,高十里,俯视三郡如指掌然,林壑深翠,峰顶绝无尘埃。按 《明统志》作昆嵝山”。

⑦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太平御览》 卷38引 《竹书纪年》: “周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 《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70:东晋永和元年 (345),“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在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室,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史记· 司马相如》: “西望昆仑。” 《正义》 引 《括地志》: “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

⑧又作昆仑墟。古昆仑山包括今喀喇昆仑山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之间)、昆仑山 (西起帕米尔高原,绵延于新疆、西藏之间,向东延入青海境内)。古代把塔里木河南源视为黄河源,昆仑山往往被误为黄河发源处。《山海经· 西三经·西次三经》: “昆仑之丘……河水出焉。” 《史记·大宛列传》: “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⑨在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境。《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谅江府: 昆山 “在府东凤山县境。岩洞殊胜”。

⑩亦译军屯山。即今越南南部湄公河口外之昆仑岛。为古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昆仑 “古者昆仑山,又名军屯山,山高而方,根盘几百里,截然乎瀛海之中,与占城东西竺鼎峙而相望。下有昆仑洋,因是名也。舶泛西洋者,必掠之,顺风七昼夜可渡。谚云: 上有七州,下有昆仑”。


猜你喜欢

  • 花马山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清一统志·丽江府》:花马山“在(丽江)县境旧巨津州(今巨甸镇)东南一百五十里。崖壁上有石,色斑烂类花马,因名。昔磨些诏自名其国为花马,本此”。

  • 黄岭镇

    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黄岭村。《资治通鉴》: 唐中和三年 (883),“刘汉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女三镇,钱镠将八都兵自富春击之,破黄岭”。即此。《方舆纪要》 卷92萧山县: 黄岭镇 “在县西南四十八里之

  • ?谷

    西周属地, 在今陕西商州市境内。 西周《敔簋》: “王命敔追御于上洛、 ��谷, 至于伊、班。”古邑名。西周时邑,在今河南省西峡县东。

  • 窦公集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豆公乡。明嘉靖《内黄县志》 卷 1 《乡镇》: “窦公集,在县西三十里。”

  • 拉达土司

    即下扎武土司。为清末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南境。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上: 拉达在通天河南,“拉达百户,驻班庆寺附近”。

  • 永安营

    ①即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永安堡。《方舆纪要》卷62靖远卫:永安营“在卫北裴家川。……卫境要地,设官军戍守于此”。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永安营“在大通县西。地名测尔兔。本朝雍

  • 罗降隘

    在今广西马山县东南古零乡南。《清一统志·思恩府》: 罗降隘 “在古零土司南三十里,接武缘县界。有兵防守”。

  • 福寿山

    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郊之雅玛里克山。清 《三州辑略》: 福寿山 “在巩宁城南里许,……每见云雾迷漫,夏必雨,冬必雪,俗称灵应山。西向建龙王庙 一座,山腰开渠宛转如带”。宣统 《新疆图志》 卷61 《

  • 焉氏县

    即乌氏县。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史记·郦商列传》: 楚汉之际,汉陇西都尉郦商“别将定北地、上郡,破雍将军焉氏”。《索隐》: “县名,属安定。《汉书》 云破章邯别将。” 《正义》: “县在泾州安定县

  • 九原郡

    ①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取匈奴河南地后置,治所在九原县(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古城。一说在包头市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后套及其以东至包头市、黄河南岸的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地入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