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府
1912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辖境相当今西藏自治区东部嘉黎、边坝等县以东地。1913年废府,改为昌都县。
1912年置,治察木多城(今西藏昌都县)。1913年改府为县,属西康川边道。其地古名喀木,清代为西边要塞,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地处澜沧江之源杂楚河、鄂穆楚河之间,水草肥美,气候温和。背倚南山,碉房深邃,洞宇纡回。坡下筑营垒列市镇,宛然都会。为滇、蜀、羌、陇之交通要道。
1912年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辖境相当今西藏自治区东部嘉黎、边坝等县以东地。1913年废府,改为昌都县。
1912年置,治察木多城(今西藏昌都县)。1913年改府为县,属西康川边道。其地古名喀木,清代为西边要塞,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地处澜沧江之源杂楚河、鄂穆楚河之间,水草肥美,气候温和。背倚南山,碉房深邃,洞宇纡回。坡下筑营垒列市镇,宛然都会。为滇、蜀、羌、陇之交通要道。
亦作乞烈宾、吉里迷。分布于今俄罗斯哈巴罗夫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一带。明《寰宇通志》卷131《开元新志》女直志:“乞烈迷有四种:曰囊家儿、福里期、兀剌、纳衣。”《元史·兵志一》:中统四年(1263)十一
在今山东旧庆云县北十五里,1964年划归河北盐山县。相传春秋时即有此沟,分大河支流,东注于海。《水经·清水注》:“清河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径南皮县故城南,又东径乐亭北,又东径新乡城北。无棣沟又东分为
为河阳三城之一。在今河南孟县南黄河中沙洲上。《元和志》卷5:中潬城“东魏孝静帝元年筑之,仍置河阳关”。北宋嘉祐八年(1063)秋,毁于河水。《清一统志·怀庆府二》:中潬城,“《县志》,即今黄河中郭家滩
明为小董村。即今广西钦州市北七十五里小董镇。明洪武五年(1372)置沿海巡司于此。
北魏永安中置,属广州。治所在北舞阳县(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隋开皇初废。北魏永安中置,治北舞阳县(今河南舞阳县北北舞渡)。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舞阳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在今山东临朐县西南。《北齐书·幼主纪》: 周师渐逼,太上皇至青州,即为入陈之计,“与长鸾、淑妃等十数骑至青州南邓村,为周将尉迟纲所获”。即此。在今山东省临朐县西南。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将军尉迟勤
亦作宁州卫。明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方舆纪要》卷67:宁川卫“府治东四里。洪武十二年建”。后废。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
在今甘肃张掖市境。《资治通鉴》:南朝宋永初元年(420),西凉李歆欲袭张掖,北凉蒙逊引兵击之,“战于怀城,歆大败”。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西凉李歆攻北凉,大败于此地。
在今江苏淮阴县城北。原淮水至此因曲折而流速湍急,故漕舟多有沉溺之患。在今江苏省淮安市北部。旧为淮河河曲,流急水湍,漕舟常有沉溺之患。
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诗经·大雅·绵》:周先祖“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即此。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周古公亶父自豳迁岐,筑城郭居室,以居四方来归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