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成平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六十里景城。大业初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为镇。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成平县置,治今河北省沧县西景成,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乐寿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成平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六十里景城。大业初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为镇。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成平县置,治今河北省沧县西景成,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乐寿县。
亦作喀喇乌苏河。即今河北张北县北之黑水河。《清一统志·牧厂》: “集宁海子在 (正黄等四旗) 牧厂东六十里。土人名昂吉里淖尔,哈柳台河、喀喇乌苏数水注其中。”
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马角镇东,为梓潼水上源。《寰宇记》卷84阴平县:马阁水“在县北。源自龙州江油县大业山下,来经马阁山,南流入县界,又七十一里入梓潼县界,更名潼水”。
即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明史·地理志》大埔县:“嘉靖五年以饶平县大埔村置,析滦州、清远二都地益之。”
①北宋置,属历城县。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元于钦《齐乘》卷2“巨合水”条:“巨里在历城东七十里。自宋为龙山镇。”清于此置巡司。②北宋置,属郁林县。在今广西贵港市北中里乡(龙山墟)。③北宋置,属奉国县
①在今山东昌邑市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6昌邑县“都昌城”条下:“今城南五里有大营城,北五里有小营城,俗为大营、小营二村,相传即孔融与黄巾相拒处。”②即大莹城。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方舆纪
在今天津市区及宝坻、宁河县境。清同治《续天津县志》卷7: “天津有七十二沽之名,实只二十一沽。曰丁字沽、西沽、东沽、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贾家沽、邢家沽、咸水沽、葛沽、元沽、草头沽、桃源沽、盘沽、四
在今印度西部纳巴达河口之布罗奇附近。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1: 跋禄羯呫婆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
即今河南确山县西五十二里竹沟镇。明置竹沟巡司。在河南省确山县西部。面积18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竹沟,人口 1030。因村东水沟旁遍生竹子而得名,尚景熙《河南地名漫录》说:“镇北有一沟
宋置,即今福建德化县西北上涌乡。《方舆纪要》卷99德化县:上瓮驿“在县北。宋置,《志》云, 自宋以前,郡城西北取延建路,道南安澄口驿,永春桃源驿,德化龙浔驿、上翁驿,抵尤溪县。逶迤经西芹,至延平,盖以
今安徽黄山山脉的古名。西起祁门、黟县,以黄山市区为中心,东连歙县、绩溪等地,横亘在皖南山地的中枢,是长江下游与钱塘江的分水岭。《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山名三天子之都。”又《海内东经》:“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