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曲江县

曲江县

①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元和志》卷34曲江县:“江流回曲,因以为名。”三国吴为始兴郡治。东晋移治今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岸。隋属南海郡。唐武德初移治韶关市西一里武水西岸,为韶州治。五代南汉时移治今韶关市。元为韶州路治。明为韶州府治。民国初为广东岭南道治。1920年直属广东省。1949年析城区置韶关市。1966年迁今治马坝镇。唐开元间丞相张九龄为曲江县人,称为张曲江。

②金大定十三年(1173)改镇东县置,属会宁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蜚克图乡。后废。


(1)古县名。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改镇东县置,治今黑龙江省宾县西蜚克图站,或说即今方正县治。属会宁府。元废。(2)古旧县名。西汉置,治今广东省韶关市东南,后移今韶关市西南。属桂阳郡。三国吴为始兴郡治。隋、唐属韶州,宋因之。元属韶州路,明、清属韶州府。2004年与北江区合并为曲江区。


猜你喜欢

  • 天荒荡

    在今江苏金坛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金坛县:天荒荡“其上流受长山以南、茅山以东诸水,汇流为荡,俗有十万天荒九万田之语。居民筑堤捍水,引流入于运河,谓之建昌圩。圩田近十万亩,置闸以蓄泄之,为民利

  • 三会溪

    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十五里。《清一统志·兴化府》:三会溪“其源有二,一出白隔岭,东过古濑村;一出金华岭,合大目溪,与古濑溪会”。

  • 伯什阿喇勒

    在今新疆阿瓦提县东南,和阗河西。《清一统志·和阗》:伯什阿喇勒“在伯德里克鄂托克北九十里,和阗城东北七百六十里”。

  • 太湖县

    北齐改太湖左县为太湖县,属龙安郡。治所即今安徽太湖县。隋开皇三年(583)改为晋熙县,十八年(598)复为太湖县,属熙州,大业初属国安郡。唐属舒州。宋属安庆府。元属安庆路。明属安庆府。民国初属安徽安庆

  • 梁父县

    又作梁甫。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东汉改为梁甫侯国。西晋复为梁父县。隋改属鲁郡。唐贞观元年 (627) 省入博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属泰山郡。因境有梁父山,

  • 鹿回 (迴) 头岭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南。明正德《琼台志》 卷6崖州: 鹿回头岭 “在州 (治今崖城镇)东一百四十里海滨临川之南,状如鹿至海回头,海为所障。宋临川里土贼陈明甫据其地为宅基。昔人尝于此掘得所埋金银”。

  • 弋阳隘

    在今江西黎川县西。《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弋阳隘在“县西六十里。与南丰县接界,今为弋阳铺”。

  • 乐城

    在今陕西城固县东八里。秦汉为成固县治。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时以沔阳为汉城,城固为乐城。”《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景元四年(263),“蜀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千。会使护军荀恺、

  • 赤江县

    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通江县析置,治毛浴镇(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毛裕乡)。1935年2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通江县中心地带析置,治毛浴镇。1935年红军北上后撤销。

  • 鄣城集

    即今山东东平县东鄣城集。西周、春秋时为鄣国。西汉置章县。《清一统志·泰安府》: 章县故城 “在东平州东六十里。…… 《旧志》: 今为鄣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