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梅镇

杨梅镇

又名杨梅渡。北宋置,属赣县。在今江西赣州市西。


(1)古镇名。又名杨梅渡。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北宋属赣县。(2)今镇名。(1)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东部。面积191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梅,人口 2550。明嘉靖年间成圩于杨梅村附近,因曾盛产杨梅而得名。1949年属高明县一、三区。1958年置杨梅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地处谷地丘陵区。产稻、花生、红烟、姜、甘蔗、西瓜、松、杉、竹、柑、橙、黄梅、茶叶等。有油粮加工、棉毛织、塑料、食品、印刷、家具、水泥等厂。所产凉果有名。江肇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化州市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梅圩,人口 6000。宋代福建莆田县移民建村,当时多杨梅树,故名。1950年为梅南乡,1953年改杨梅区,1957年复乡。1958年建杨梅公社,1983年复改区,1987年置镇。地处鉴江下游东岸台地区。产稻、黄麻、红麻、甘蔗、花生、藿香等。有铸造、纺织、编织、陶瓷、爆竹、木器等厂和建筑业。有公路接207国道。古迹有宋建石桥。(3)在广东省阳山县南部边缘。面积180平方千米。人口 6310。镇人民政府驻杨梅,人口780。昔时镇区附近盛产杨梅,故名。1949年属阳山县三区,1952年属八区。1958年属太平公社,1959年省入七拱公社,属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属阳山县太平公社。1961年析置杨梅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设乡,1997年置镇。为省木材重要产区,主产杉木。产稻、甘薯、玉米、杂豆等。驻有国营杨梅林场。有木器厂、碗厂和林场、电站等。水谷公路经此。(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南部、绣江支流杨梅河中游北岸。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梅圩,人口 3100。建于明末,因圩地原有几株杨梅树,故名。1950年为杨梅区。1958年改公社,1963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设镇。产稻、薯类、甘蔗、茶叶、烟叶、蚕茧、柑橙、龙眼、“沙田柚”、荔枝等。所产“杨梅猪仔”久负盛名。有水泥、农机、芒编等厂。有农贸集市。324国道经此。有公路通绿阴圩接玉梧、容信两干线。(5)在台湾省桃园县西部,西南及南与新竹县接壤。面积89.12平方千米。人口约9.1万。清分属新竹、淡水两县。1945年光复后置镇,属桃园县。东部为丘陵台地,西部、北部地势偏低平。产稻、甘薯等。建有高山里牧场和幼师工业区。有纺织、化纤、电力、耐火材料、家用电器、粮食加工等厂。产石油、天然气。纵贯铁路、高速公路、1号省道皆穿越镇境。古迹有回善寺。


猜你喜欢

  • 野草湾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野草湾村。清光绪《畿辅通志》 卷68 《关隘二》: 野草湾汛 “在 (赞皇)县西三十里。旧设千总外委驻守”。集镇名。在河北省赞皇县城西偏南。属土门乡。人口1630。古时河湾野草丛生,

  • 长桥镇

    北宋置,属郏城县。即今河南郏县东南三十里长桥镇。(1)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北部,北邻苏州城区。吴中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6.4万。镇人民政府驻长桥,人口13万。镇因宝带桥(俗称长桥

  • 朔水

    ①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南,陕西横山、米脂、绥德等境之无定河。《元和志》 卷4朔方县: “无定河一名朔水,一名奢延水。”②即今广东始兴县东南罗坝河。《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朔水 “在始兴县东三十五里。

  • 疏勒府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改疏勒州置,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今新疆疏勒县)。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疏勒、疏附、岳普湖、伽师、阿图什、乌恰等市县地。1913年改为疏勒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升

  • 虎牙山

    ①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南长江北岸虎牙滩处,与荆门山斜对。《后汉书·岑彭传》: 建武九年(33),公孙述 “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水经·江水注

  • 接竹渡

    在今江西乐平市东南乐安江北滨。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 乐平县东南有接竹渡。

  • 长城

    ①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于险要之地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前656),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始见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 为了防御

  • 五台

    集镇名。在山东省寿光市东部。属侯镇。人口3500。为原五台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境内有“南皮台”(南朝宋侨立南皮县),台周围有以台为方位命名的五村而得名。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有化工、板纸、地毯纱、

  • 鼓钟 (鐘) 镇

    一名鼓钟城。在今山西垣曲县东三十五里。《水经·河水注》: 教水南流历鼓钟川,分为二涧,“一水历冶官西,世人谓之鼓钟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也”。《周书·武帝纪》: 北周建德五年 (576),“乌氏

  • 方山县

    ①北周改横山县置,属六合郡。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以方山名县。隋开皇四年(584)省入六合县。②隋大业三年(607)改良泉县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二十八里方山村。因方山为名。唐属石州,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