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析津府

析津府

辽开泰元年 (1012) 改幽都府置,建号燕京。治所在析津、宛平二县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河北南拒马河、大清河、海河以北,遵化、丰南、宁河以西,紫荆关以东,内长城以南地区,包括北京市辖区。北宋宣和四年 (1122) 改为燕山府。金天会三年 (1125) 复名析津府,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 迁都于此,建号中都,改名永安府,次年改名大兴府。


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幽都府置,建为燕京,治析津、宛平二县(即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内长城、河北省内外长城以南,遵化、丰南市以西,五回岭以东,南拒马河、东淀及天津市海河以北地区。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入宋,改名燕山府,七年入金,复为析津府,属燕京路。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迁都于此,建号中都,次年改名大兴府。


猜你喜欢

  • 小榄墟

    即今广东中山市西北七十里小榄镇。清置香山巡司于此。

  • 杨家桥

    在今江苏吴江市平望镇北。《方舆纪要》卷24吴江县:平望镇,“《志》云,镇北有杨家桥。明初,常遇春败张士诚兵于此。嘉靖三十四年,官兵亦败倭于此”。

  • 菊坡亭

    在今广东增城市凤凰山。宋理宗御书“菊坡” 二字赐崔舆之,因构此亭。《清一统志·广州府》: 菊坡祠 “增城凤凰山阳,亦有崔清献祠”。

  • 萨斯迦

    元代对萨迦的异称,在今西藏萨迦县。《元史·释老传》 称: “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 其地有萨迦北寺,为藏传佛教萨迦教派 (花教)祖寺。

  • 陕甘宁省

    1936年6月革命根据地改陕甘省置,省府驻环县北河连湾。10月辖区向甘肃、宁夏省境扩展,有华池、曲子、环县、固北、预旺、预海、安边、定边、盐池、赤安、赤庆十一县。1937年初省府迁驻曲子镇 (今甘肃环

  • 相城

    即今江苏吴县东北湘城镇。《清一统志·苏州府二》: 相城 “相传子胥初筑城时,先于此相地垒土为城,下湿乃止。其地因以为名”。区片名。在安徽省淮北相山区中部、相山南麓。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

  • 屈丁堡

    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子长县东南。后废。

  • 上兰村

    即今山西太原市北上兰镇。同蒲铁路有支线通此。

  • 罗旁墟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罗旁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西宁县东北有罗旁墟。

  • 会宫集

    即今安徽枞阳县北会宫乡。旧属桐城县。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会宫集“姚王集罢,贩牲者纷至会宫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