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山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北。《清一统志 ·松江府一》: 柘山 “在金山县北柘湖中,湖已涸。山在平陆,生柘树,因名”。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北。《清一统志 ·松江府一》: 柘山 “在金山县北柘湖中,湖已涸。山在平陆,生柘树,因名”。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魏书·高祖纪》:太和二十三年(499)三月,“帝疾甚,车驾北次谷塘原”。四月,“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在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南。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病死于此。
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东境。《明史·张辅传》:永乐九年(1411),辅军讨陈季扩,“七月,破贼帅阮景异于月常江,获船百余”。古水名。在今越南清化省东境。明永乐年间张辅败陈季扩之党阮朔于九真州月常江,即此。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1942年改宁羌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在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属汉中市。面积 3248 平方千米。人口33.3万。辖1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明洪武三十
唐天宝元年(742)改马岭县置,属怀泽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八十里。乾元元年(758)属贵州。北宋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马岭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西
即东洪桥镇。今河南上蔡县东北二十四里东洪桥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1865) 七月,赖汶光 “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塔桥寨、洪桥寨”。
即今四川岷山。《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又《水经·江水注》:岷山“又谓之汶阜山,出徼外,江水所导也”。古山名。即汶山。《三国志·蜀志·秦宓传》:“蜀有汶阜之山。”即此。
1945年春晋冀鲁豫边区由新绛县南部和闻喜县北部析置,属太岳区。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县南。后撤销。旧县名。太岳解放区设。1945年由山西省新绛县南部和闻喜县北部析置。1948年撤销,仍归各县。
金皇统二年 (1142) 升熙州置,属临洮路。治所在狄道县 (今甘肃临洮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洮、康乐、渭源三县。元属巩昌路。明属陕西布政使司,辖境扩大,相当今甘肃兰州、榆中、渭源、临洮等市县及临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