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壁镇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南桑壁镇。《清一统志·隰州》: 桑壁镇 “在永和县东”。
在山西省永和县东南部。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6150。镇人民政府驻桑壁,人口2050。古为壁堡,桑姓始居,故名。1949年属永和县二区。1954年设桑壁点,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署益乡并入。地处黄土沟壑区。产蓖麻、小麦、谷子、高粱、薯类。为县蓖麻生产基地。有农机修理、粮油加工等厂。永大公路经此。古迹有刘训墓。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南桑壁镇。《清一统志·隰州》: 桑壁镇 “在永和县东”。
在山西省永和县东南部。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6150。镇人民政府驻桑壁,人口2050。古为壁堡,桑姓始居,故名。1949年属永和县二区。1954年设桑壁点,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署益乡并入。地处黄土沟壑区。产蓖麻、小麦、谷子、高粱、薯类。为县蓖麻生产基地。有农机修理、粮油加工等厂。永大公路经此。古迹有刘训墓。
北宋元祐五年 (1090) 置,属黔阳县。即今湖南洪江市。因洪江溪而名。明置洪江驿。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东芝溪上。明王鏊 《姑苏志》 卷31: 城南佳趣堂,“邑人虞子贤尝得朱晦庵和张广汉忠献城南杂咏真迹,遂筑堂以居。番阳周伯琦题扁曰: ‘城南佳趣’”。
在今江苏盐城市至阜宁县间串场河东岸,为捍海堰的一段。《新唐书·地理志》 山阳县: “有常丰堰,大历中,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 今为范公堤北段。
即今广东蕉岭县北广福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镇平县图:县北有广福乡、罗冈司。
即今四川绵阳市东之魏城河。《新唐书·地理志》魏城县:洛水堰“贞观六年引安西水入县”。《九域志》卷7魏城县“有安西水”。
即乃东宗。今西藏乃东县。《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奈布东城 “在喇萨东南二百二十里”。后称乃东宗。
一译眉路骨或眉路骨惇。故地有数说:(1)在今小亚细亚一带;(2)在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3)在今意大利罗马。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大食诸国:“眉路骨惇国,居七重之城, 自上古用黑光大石叠就,每城相
古国名。风姓。相传为太暤之后。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宿城。《春秋》: 隐公元年 (前722),鲁“及宋人盟于宿”。又庄公十年 (前684),“宋人迁宿”,皆此。后入齐为无盐邑。(1)古国名。春秋小国。风姓
唐置,属符离县。在今安徽宿州市西。《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庞勋 “使其将张实分诸寨兵屯第城驿”。即此。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唐咸通十年(869年),庞勋败归彭城,使其将张实分诸寨兵屯第城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金川县南河西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