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县
即西汉之骆县。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太罗河注之。水源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径武县故城南。《十三州志》 曰,武县在善无县西南百五十里,北俗谓之太罗城。”
即西汉之骆县。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太罗河注之。水源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径武县故城南。《十三州志》 曰,武县在善无县西南百五十里,北俗谓之太罗城。”
西魏大统十年(544)置,属宜阳郡。治所在黄栌城(今河南洛宁县东北)。废帝二年(553)改为熊耳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属同轨郡。废帝二年(553年)改为熊耳县。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庙镇。相传旧有貊貔庙,故名。清雍正 《崇明县志》 卷2: “周神庙镇,城西三十里。旧名貊貔庙镇,今改正。” 民国 《崇明县志》 卷2: “邑称四镇为最繁盛。北曰普济桥镇,距城二里。
①隋置,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北四十二里永和关。《元和志》卷12永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河为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也”。②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7延川县:永和关“宋置关于此
即今四川安岳县北八庙乡。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八庙场“在治北六十里”。场北卧佛沟,半岩上有唐代巨型释迦牟尼涅槃像, 长23米。卧佛上方为释迦说法图,沟两侧岩壁间有一百三十九龛窟,一千六百十三躯造像及
为吐蕃旧都雍布拉康宫殿名。在今西藏琼结县。《西藏古代文书选集》 载: “聂尺赞普及人间之君主,卒于绛妥神山。自其逝后至止贡赞普出世之前七代王统间,一直住于青瓦达孜宫。”
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二十里马格庄镇。清道光《蓬莱县志》卷1《市廛》有马格庄。集镇名。在山东省蓬莱市北部,北临黄海。属新港街道办事处。人口2130。原马格庄镇人民政府驻地。明洪武年间,宋姓人家从江苏海州宋
1938年日伪由清苑县析置,为河北省会。治所即今河北保定市。1945年废。1948年当地解放后复置保定市。在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东麓。面积2.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73平方千米)。人口1076.9万(市
亦作兴武营守御千户所。明正德元年(1506)改兴武营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北兴武营。清康熙六年(1667)改为宁夏守御所。
在今湖南临武县东。明置巡司于此。村名。在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部。属长坡镇。人口610。原名锡侯村,相传清代一李姓进士被朝廷封为锡侯,由此得名;后因该村属沙土地带,村后有一土堆,“锡侯”谐音为“赤土”,故名
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左传》:襄公九年(前564),晋侵郑,“次于阴口而还”。即此。《水经·洧水注》:“洧水又东径阴坂北,水有梁焉,俗谓是济为参辰口。”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