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唐县
即永康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旧唐书·地理志》 普康县:“后周永唐县。隋改为永康,移治伏强城,寻改为隆康。先天元年改为普康。”
即永康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旧唐书·地理志》 普康县:“后周永唐县。隋改为永康,移治伏强城,寻改为隆康。先天元年改为普康。”
唐武德四年 (621) 析太湖县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八年 (625) 废。(1)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分太湖县置,治今安徽省太湖县东。属舒州。八年废入太湖县。(2)旧县名。湘鄂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为羁縻诺州治。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黄胜关北,为诺州治。后因地入吐蕃,侨治庆州(今甘肃庆城县)境内,寻废。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加尔嘎郎南。
1917年置,属黑龙江省黑河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绥滨县东北绥东镇。1926年迁敖来密屯 (今绥滨镇)。1929年改为绥滨县。1917年由绥东佐治局改置,治敖来密屯(今黑龙江绥滨县绥滨镇)。1929年升
1913年改绵州置,属四川西川道。治所即今四川绵阳市。以治地在绵山之阳故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城濒涪江西岸,为水陆冲要,自剑阁而南,至此地势始平,为川西著名大县。昔有 “蜀道咽喉”,“剑门锁钥”
在今云南宜良县西。《方舆纪要》卷114宜良县:水井山在“县西十里。本名观音山。顶有泉,因改今名”。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五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福州府志》:“宋初彭耟修真于此。耟号鹤林,朱子尝书‘凤丘鹤林’四大字,刻于岩壁。”
即今山西兴县西蔡家崖。1939年后为晋绥边区政府驻地。
明宣德五年(1430)筑,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六十里小白阳村。《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小白阳堡“其边墩马圈儿、石塘子为最冲”。
唐僖宗李儇的陵墓。在今陕西乾县东北十里,西与乾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