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驿
①明洪武二年(1369)设,在今广西陆川县南。《方舆纪要》卷108陆川县:永宁驿,“《舆程记》: 自永宁而东南, 由回龙、流埇、麻陂、墟洞、尾流、茶六等河,七十二里达广东石城县之三合驿”。
②明置,在今四川叙永县北。《方舆纪要》卷73永宁宣抚司:永宁驿“在司城北”。
③在今四川奉节县西。明正德《夔州府志》卷2:永宁驿“在府城西三里。洪武十一年创,弘治庚申郡守杨公奇重建”。《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节县:永宁驿在“府西三里。水驿也”。
①明洪武二年(1369)设,在今广西陆川县南。《方舆纪要》卷108陆川县:永宁驿,“《舆程记》: 自永宁而东南, 由回龙、流埇、麻陂、墟洞、尾流、茶六等河,七十二里达广东石城县之三合驿”。
②明置,在今四川叙永县北。《方舆纪要》卷73永宁宣抚司:永宁驿“在司城北”。
③在今四川奉节县西。明正德《夔州府志》卷2:永宁驿“在府城西三里。洪武十一年创,弘治庚申郡守杨公奇重建”。《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节县:永宁驿在“府西三里。水驿也”。
在今广东曲江县南。《舆地纪胜》 卷90韶州: 宣溪水 “在曲江县 (今韶关市) 南八十里。源出螺坑”。《清一统志 · 韶州府》: 宣溪 “源出罗坑。东流六十里与溱水合。唐韩愈诗: 韶州南去接宣溪”。
①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白沙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白沙堡“在常宁县东南七十里,接耒阳县及桂阳州界”。②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白沙镇。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濛巡司于此。
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镇。明洪武初置有巡司。清时顺昌县丞驻此。在福建省顺昌县北部。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仁寿,人口4080。因驻地位仁寿溪东岸而得名。曾名仁阳。宋设巡检司,清置县
①旧名牛溪镇。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三十里龙溪乡。《方舆胜览》卷55茂州:“龙洞在牛溪镇。入洞数步,向南石壁有路可通。”民国《川西边事辑要》第八编:龙溪镇“在娘子岭之麓,有人百余户。汶川县公安分局在焉”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洪山镇。1949年置洪山县治此。
①旧名稠柳河。为浑河支流。在今辽宁灯塔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十里河“在辽阳州东北六十里。源出庙儿岭,西流合沙河入浑河。旧名稠柳河”。②在今云南富源县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14平夷卫:十里河
即淄水。在今山东中北部。《周礼·职方》幽州: “其浸菑、时。” 《史记·河渠书》 云: 禹治水之后,“于齐,则通菑、济之间”。即“淄水”。
原名隆虑山。东汉时避殇帝刘隆讳而改名。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后汉书·夏馥传》: 夏馥被诬陷,“乃自翦须变形,入林虑山中”。《隋书·炀帝纪》: 大业十年 (614),“王德仁拥众数万,保林虑山为盗
即尼勒克设治局。治所在尼勒克(今新疆尼勒克县)。即“尼勒克设治局”。
即今河南新县南十四里泗水乡驻地范店。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11: 同治三年 (1864) 八月,捻军 “由新店、长潭、虎湾,……分踞东南之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