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府
明洪武元年(1368)改汀州路置,属福建省。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脉以东,明溪、清流、连城、上杭、永安等县市以西地区。1913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汀州路为府,属福建布政使司。治所、辖境同汀州路。1913年3月废。
明洪武元年(1368)改汀州路置,属福建省。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脉以东,明溪、清流、连城、上杭、永安等县市以西地区。1913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汀州路为府,属福建布政使司。治所、辖境同汀州路。1913年3月废。
金兴定元年 (1217) 改河南府置,建号中京。治所在洛阳县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以东,巩义、登封二市以西,北起黄河,南至伊川县地。元改为河南府路。金兴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置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6开州:卫阳山“以在卫地之阳而名”。
即濡须坞。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清光绪 《含山县志》: 濡须坞在 “县西南七十里。一名偃月坞。汉建安十六年孙权所筑。今名天河,即栅江也”。
明置,属广宁中左千户所。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方舆纪要》卷37广宁左屯卫“松山堡”条下:大凌河堡“在卫东四十里。以近大凌河而名。宣德三年亦置中左千户所于此”。后金天聪五年(1631)清太宗皇太极屡统兵
在今湖南华容县南。《梁书·胡僧祐传》:太宝二年(551),僧祐援巴陵,与侯景将任约遇于“南安芊口”,即此。
北宋置,属府谷县。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黄河西岸。后废。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黄河西岸。属府州。后废。
①隋大业元年(605)置,属陇州。治所即今甘肃华亭县。《元和志》卷2华亭县:“以在华亭川口,故名。”大业三年(607)属安定郡。唐属陇州,垂拱二年(686)改名华川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亭县。大
即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西北卡斯克连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哈什柯楞水二源并发而汇,东北流七十余里,又北流百六十里入伊犁河。”
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南接浙江淳安县界。宋淳熙《新安志》卷4休宁县《山阜》:白际山“在县南八十五里。高五十二仞,周八里,东连歙县及严州遂安界”。《清一统志·徽州府一》:白际山“在休宁县东南八十五里。脉从
元建,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河注入岷江处东岸。《元史· 河渠志》: 至元元年(1264) 修都江堰,“盐井关限其西北,水西关据其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