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江道
东汉改汶江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建安中刘备定蜀,于此置汶山郡。《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径汶江道。”即此。西晋改为广阳县。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冉族地置,治今四川省茂县北。为汶山郡治。地节三年(前67年)废郡,为蜀郡北部都尉治。东汉属蜀郡,建安末称县,属汶山郡。
东汉改汶江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建安中刘备定蜀,于此置汶山郡。《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径汶江道。”即此。西晋改为广阳县。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冉族地置,治今四川省茂县北。为汶山郡治。地节三年(前67年)废郡,为蜀郡北部都尉治。东汉属蜀郡,建安末称县,属汶山郡。
亦作崿坂关、鄂坂关。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为洛阳东南门户。《资治通鉴》: 西晋永宁元年 (301),赵王伦遣 “征虏将军张泓、左将军蔡璜、前将军闾和帅兵九千自崿阪关出”,以拒齐王冏。又作崿坂关。在
在今广东南雄县北。《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叶陂“在府北。明初守臣叶景龙开以灌田, 因名”。在今广东省南雄市北。明初叶景龙开以灌田,故名。
①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晋书·魏浚传》:“永嘉末,与流人数百家东保河阴之硖石。” 《魏书·孝庄纪》: 永安二年 (529),“秋七月戊辰,都督尒朱兆、贺拔胜从硖石夜济,破颢子冠受及安丰延明军,元颢败走
一名朱阳镇。唐置,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新唐书·地理志》:卢氏县“南有朱阳关”。明设巡司,并有千总驻防。清乾隆五年(1740)移陕州直隶州州判驻此。为赴陕之要冲。
①北宋元符二年(1099)改宗哥城置,属西宁州。即今青海平安县(平安镇)。《方舆纪要》卷64西宁镇:龙支城在“镇东南八十里。城西有龙支堆,因名”。②即龙耆。今青海海晏县(三角城)。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
又作蔺、北蔺。战国时赵邑,在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史记·六国年表》: 秦惠文王后十二年 (前313),“樗里子击赵蔺阳,虏赵将”。即此。西汉置蔺县。古邑名。又作蔺或北蔺。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吕梁市
北魏置,属代郡。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孝昌中废。北魏置,治今山西省左云县。属代郡。北周后废。《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年),“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州兵击破之”。即此武周县故城。
一作狂口镇。即今河南新安县北五十四里狂口村。《清一统志·河南府二》:匡口镇“在新安县北六十里黄河南岸为津济处。明嘉靖二十二年筑城于此。今废”。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卢岭在“县西北四十里, 与四会县接界”。
集镇名。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北部、黄河北岸山坳里。属青白石乡。人口910。村南有沟,沟南端有岩石显露,故称石沟。村以沟名。为兰州白兰瓜重要产地之一。有公路通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