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州

汾州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灵石、蒲县、乡宁、岚县、五寨等县以西地。孝昌时移治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北齐改南朔州。唐武德三年(620)又改浩州为汾州,治所在隰城县(今汾阳县)。天宝元年(742)改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汾州。北宋属河东路,金属河东北路。元属冀宁路。明属山西省,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为汾州府。

②西魏大统三年(537)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废帝三年(554)改为丹州。

③北周改南汾州置,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耿州,十八年(598)复改汾州,并改定阳县为吉昌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等县地。大业初改为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汾州,五年(622)改为南汾州。

④北周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蒲县、大宁、石楼、永和等县地。隋开皇四年(584)废。

⑤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永安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洪洞、汾西、灵石等县地。十八年(598)改为吕州。


(1)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治蒲子城(今山西隰县)。以境内汾水河为名。孝昌时徙治隰城县(明改为汾阳县,今山西汾阳市)。北齐改为南朔州,后又屡有改置。唐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浩州为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市县地。明万历中升为汾州府。(2)西魏改南汾州置,治定阳县(今山西吉县)。北齐复名南汾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又改耿州置汾州,治吉昌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乡宁等县地。大业初改置为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汾州,五年又曰南汾州。(3)西魏大统三年(537年)置,治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宜川县一带。废帝三年(554年)改名丹州。(4)北周平齐后置,治龙泉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隰县、蒲县、大宁、永和、石楼等县地。隋开皇初省。(5)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永安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霍州、汾西等市县地。十八年改名吕州。


猜你喜欢

  • 宁州

    ①西晋泰始七年(271)分益州置,治所在滇池县(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辖境比今云南省稍大,但不包括滇东北。太康三年(282)废入益州,立南夷校尉以护之。太安二年(303)复置,辖境扩大,包有

  • 慨口城

    即昌邑城。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昌邑东游塘。《续汉书 ·郡国志》 刘昭注: 海昏侯国 “在昌邑城。《豫章记》 曰: 城东十三里,县列江边,名慨口,出豫章大江之口也。昌邑王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

  • 望树镇

    即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三十里望树镇。西南有甘罗城。民国 《盐山新志》 卷3: 甘罗城 “故址在望树镇西南,傍有台云甘罗读书处。甘罗本齐人,高城本齐地”。在河北省盐山县中部。面积53.8平方千米。人口2.6

  • 怀安镇

    金改淮安镇置,属合水县。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

  • 旧柔佛

    亦称息辣。即今新加坡。清谢清高《海录》卷上:旧柔佛“本柔佛旧都,后徙去,故名旧柔佛。嘉庆年间英吉利于此辟展土地,召集各国商民在此贸易耕种,而薄其赋税,以其为东西南北海道四达之区也。数年以来,商贾云集,

  • 白邑村

    在今云南嵩明县西三十三里白邑乡。蒙古宪宗七年(1257)于此置邵甸千户。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邵甸县。《元史·地理志》 嵩明州邵甸:“在州西,治白邑村,无城郭,车蛮、斗蛮旧地,名为束甸,以束为邵。

  • 宽阔场

    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北宽阔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绥阳县: 宽阔场在 “城北九十里”。

  • 卡契园

    在今西藏拉萨市西,为回教徒礼拜之所。清《西藏图考》卷5:卡契园“在布达拉西五里许,系达赖喇嘛避暑处。鱼池、经堂多植名花,亦名花园”。

  • 瘦驴岭

    在今湖北恩施市西。《方舆胜览》 卷60施州: 瘦驴岭“黄鲁直诗: 老马饥嘶驴瘦岭,病人生入鬼门关”。《明一统志》 卷66施州卫: 瘦驴岭 “在卫城西七里。岭高路险”。

  • 石会关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榆社县西北。旧为泽、潞北走晋阳之要扼。《资治通鉴》:唐会昌三年(843),“河东奏克石会关”。光化二年(899),周德威追击氏叔琮,“出石会关,又斩千余级”。均此。唐置,在今山西省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