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沐川县

沐川县

1942年改沐川设治局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以沐川河为名。


在四川省南部。属乐山市。面积 1401.29 平方千米。人口25.5万。辖7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沐溪镇。唐置沐源镇。北宋置沐川寨。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沐川长官司,治今址,属马湖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沐川州,后复为沐川长官司,属马湖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属叙州府。1940年置沐川设治局。1942年建沐川县。县北沐源川“旁有峰崖竦立,如人新沐,故曰沐川”(《读史方舆纪要》)。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乐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乐山专区。1968年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乐山市。地处川西南山地之东,大凉山北段分支五指山绵亘县西南。西有马边河,中有沐溪河(沐川河),东南有龙溪河(箭板河),均自南向北流。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并产白姜、茶叶及天麻、佛手等中药材。有煤、铜、石灰石等矿。工业有采煤、造纸、水泥、农机等。五新公路纵贯。古迹有古城堡、清建永济桥。


猜你喜欢

  • 那曲卡

    一作喀喇乌苏。即今西藏那曲县。见“那曲县”。

  • 常郭镇

    又名常葛镇。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二十五里常郭乡。清于此设阜民盐场。

  • 尚书山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望仙峰之西。《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尚书山 “在太平县望仙乡东,高百仞。唐天宝中,有尚书忘姓氏,入此山隐遁,因此得名”。

  • 土番

    即吐蕃。《元史·释老传》:元世祖“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此指今西藏。即“吐蕃”。

  • 朱方

    ①春秋吴邑。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徒镇东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齐庆封“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即此。后属楚,更名谷阳。秦于此置丹徒县。②南朝时京口或南徐州的别称。因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镇江

  • 武济

    即孟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县东北。《尚书·禹贡》 孔颍达疏引杜预云: “武王渡之,近世以来呼为武济。”

  • 冕山关

    明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冕山镇北。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卷 34 《边防记》 宁番卫: “ 《土夷考》 云: 冕山桥去冕山关五里,在孙水之浒。” 清于此设县丞,民国改设县佐。

  • 龙口城

    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七十八里上关。唐樊绰《蛮书》卷5:蒙归义“取大厘城,仍筑龙口城为保障, 阁罗凤多由太和、大厘、邆川往来”。苍山、洱海在此交接,为南诏、大理都城阳苴咩城北面的防戍要地。蒙古忽

  • 白水涧

    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资治通鉴》:唐永淳元年(682),“吐蕃入寇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胡注:“白水涧有白水军。”军以涧名。

  • 兴和府

    明洪武三年(1370)改兴和路置,属北平布政司。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四年(1371)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兴和路改置,治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属北平布政司。辖境小于兴和路。后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