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水
①即今山东肥城市西南康王河。《水经·汶水注》: 泌水 “出肥成县东北原,西南流径肥成县故城南……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
②即沘水。今河南泌阳、唐河县之泌阳河。《方舆纪要》 卷51唐县: 泌水 “在城西。出自泌阳县铜山,流入县界,又西会县境入三家、八叠诸水,入南阳县界,与淯水合流,入于襄江”。
即“沘水(1)”。
①即今山东肥城市西南康王河。《水经·汶水注》: 泌水 “出肥成县东北原,西南流径肥成县故城南……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
②即沘水。今河南泌阳、唐河县之泌阳河。《方舆纪要》 卷51唐县: 泌水 “在城西。出自泌阳县铜山,流入县界,又西会县境入三家、八叠诸水,入南阳县界,与淯水合流,入于襄江”。
即“沘水(1)”。
在今山西翼城县南。《史记·白起传》: 秦昭王十四年 (前293),“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水经·浍水注》: 乾河 “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
又名三皇山、三室山。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广武镇北五里。《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与汉俱临广武而军”。《集解》:孟康曰,“于荥阳筑两城相对为广武,在敖仓西三皇山上”。《元和志》卷8郑州荥泽县:广武山“一名
一作图伦碛。在今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或说即塔里木河。《旧唐书· 契苾何力传》: 契苾何力攻吐谷浑,“自选骁兵千余骑,直入突沦川”。《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李靖征吐谷浑,闻伏允
即今台湾省桃园县北芦竹乡 (南崁)。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南嵌社 “离府治九百二十里”。
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6长乐县:马头江在“县城西北半里。自闽县流入境,江面益阔。又东北与大海相接,波涛震撼。乘舟入郡,常虞风潮之阻。《志》云, 由县城西北入马江,曰太平港,旧名吴船头。相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一里。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方舆胜览》卷23衡州:回雁峰“在衡阳之南。雁至此不过,遇春而回,故名。或曰,峰势如雁之回”。在湖南省衡阳市城区、湘江大桥西北侧。海拔95.4米。旧志称其为南
即今江苏镇江市。徐陵为京口的别称。《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黄武元年 (222),魏将臧霸 “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寰宇记》 卷89润州丹徒县: “ 《南徐州记》
即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张夏镇。汉为茌县驻地。三国魏至北齐为山茌县驻地。清时有县丞驻此。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部。面积137.4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夏,人口 3000。建于西汉初,原
隋大业元年 (605) 改轮氏县置,属豫州。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三年属河南郡。唐贞观十七年(643) 废。永淳元年 (682) 复置,二年 (683) 废。光宅元年 (684) 复置。万岁登封元年 (
在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外。始建于杨吴。明初重修后名聚宝桥, 以聚宝门为名。《明一统志》卷6作“长安桥”,曰:“在聚宝门内。即古长干桥。吴杨溥城金陵,凿濠引秦淮水绕城,置此桥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