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汾桥
在今湖南醴陵市南泗汾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泗汾桥 “在醴陵县南三十里。路出攸县。今更名慈寿桥”。
在今湖南醴陵市南泗汾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泗汾桥 “在醴陵县南三十里。路出攸县。今更名慈寿桥”。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四十里龙山东巅。共有洞窟9个(其中第9窟已毁),开凿于古昊天观遗址旁东、南两个崖面上。洞窟主体分三部分,第4、5窟为一组, 居崖面主要位置;第1、2、3窟为一组,分上、中、下三层;第6
即今浙江德清县老县城东南乾元山。《南齐书·沈驎士传》:驎士“隐居余不吴差山”。即此。
即今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海一带。《元史·河渠志》: “海子一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元筑大都城,为解决都城漕粮而凿通会河,使运粮由南方直达积水
即今广西平果县西北果化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果化土州图: 果化土州驻地。
北宋置,属扶沟县。在今河南扶沟县境。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南柴城。东汉省。古县名。西汉除柴侯国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南柴城。属泰山郡。东汉省。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改南义州置,治所在岑溪县 (今广西岑溪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地。熙宁四年 (1071) 废。北宋太平兴国初以义州改名置,治岑溪县(今广西岑溪市西南),属广西
又名琴川水。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南安府》:礼信水“源出礼信乡石溪,东南至琴江口入益浆水(上犹江)”。
①北宋元丰七年(1084)置,属融州。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文村。后废。②即文溪寨。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宋史·蛮夷二》:元祐二年(1087),“有杨晟台者,乘间寇文村堡”。即此。
唐置,属羁縻长宁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