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洋州

洋州

西魏置,治所在丰宁县 (今陕西西乡县西南)。隋大业三年 (583)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西乡县 (今陕西西乡县)。《元和志》 卷22洋州: “因洋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西乡、镇巴、佛坪等县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洋川郡,十五年 (756) 移治兴道县 (今陕西洋县)。乾元元年 (758) 复为洋州。五代时后蜀改为源州,北宋复名洋州。蒙古至元二年 (1265) 省兴道县入州。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洋县。


西魏废帝置,治丰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治西乡县(今陕西西乡县)。辖境约今西乡、洋县、镇巴、佛坪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洋川郡,十五年移治兴道县(今陕西洋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洋州。五代蜀改为源州。北宋复名洋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兴道县入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为县。


猜你喜欢

  • 卢萧山

    又作泸潇山。即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之罗霄山。《方舆纪要》卷81吉安府安福县:卢萧山“在县西百二十里,周五百里。以卢、萧二道士得仙于此而名。或曰萧、泸二水发源于此,分南北流,因名”。

  • 大巴岭山

    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寰宇记》卷133南郑县:“大巴岭山在县西南一百九里。《水经注》云:廉水出巴岭,北流经廉州。又《周地图记》云:此岭之南是古之巴国也。”

  • 小国

    即东安国。都喝汗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新唐书·西域传》:“东安,或曰小国,曰喝汗。”按《北史·康国传》 有“小安国”。《资治通鉴》: 显庆四年(659)九月,“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

  • 肥桥

    亦作淝桥。在今安徽寿县北肥水上。《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三月,“上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名,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胡三省注: “淝桥,于淝水上为桥也。”

  • 司里山

    又名棘梁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四里。相传宋代以晁盖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在此营建山寨。山顶有千佛崖镌坐佛像,高12米,两旁各有一僧侍立。崖两侧佛像近五百尊,姿态各异,多为唐宋作品,间有明清雕刻。

  • 南牟会新城

    西夏筑。即今宁夏海原县西古西安州。北宋升为西安州。《宋史·地理志三》 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会新城建为西安州。”西夏时筑,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古西安州。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升西安州。

  • 下溪州

    ①五代晋天福五年(940)移溪州治于今湖南古丈县东北,改称下溪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为会溪城。②南宋绍兴中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后废。北宋分溪州置,治今湖南省古丈县东北会溪坪。《宋史·蛮

  • 莫西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析好畤县置,属武功郡。治所在今陕西乾县西漠西乡。北周建德三年 (574) 属右扶风,省好畤县入莫西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好畤县,大业初又省入上宜县。古县名。北魏

  • 次睢社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左传》:僖公十九年(前641),“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临沂“有丛亭”。注引《博物记》曰:“县东界次睢有大丛社,民谓之食人社,即次睢之社。”一

  • 苑乡城

    在今河北任县东北十八里。《晋书·石勒载记上》: 永嘉六年 (312),“广平游纶、张豺拥众数万,受王浚假署,保据苑乡。勒使夔安、支雄等七将攻之,破其外垒”。又 《石勒载记下》: 太兴年间,“勒如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