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山
①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1宝庆府邵阳县: “洛阳山在府东北五里。澬、邵二水合流其下。有石室,深邃莫测,以汉洛阳侯重得名。”
②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14安宁州: 洛阳山 “在州东十里。山顶平夷,峰峦峭立。下有泉,流经东桥下,入于螳螂川,灌田三千余亩”。
①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1宝庆府邵阳县: “洛阳山在府东北五里。澬、邵二水合流其下。有石室,深邃莫测,以汉洛阳侯重得名。”
②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14安宁州: 洛阳山 “在州东十里。山顶平夷,峰峦峭立。下有泉,流经东桥下,入于螳螂川,灌田三千余亩”。
即佛阿拉城。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为后金早期的都城。《清一统志·兴京》:老城“在城南八里,……太祖高皇帝丁亥年筑此城,癸卯年自此迁都兴京”。(1)集镇名。在云南省元谋县南部,北傍元马河。老城乡人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左传》:襄公三十年 (前543) 八月,郑游吉奔晋,“驷带追之,及酸枣”。战国属魏。《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 “北有河外卷、衍、酸枣”。又,《水经
即今山东长岛县砣矶岛北大钦岛。《新唐书·地理志》: “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
在今山西兴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兴县:合查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峰峦耸异,下有龙池”。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郑和群礁。1935年命名铁沙礁。1947年改名郑和群礁。
①在今山西新绛县南。《方舆纪要》 卷41绛州: 峨眉山 “在州南十里。《志》 云,山迤逦连闻喜、夏、猗氏、临晋、荣河诸县界,西抵黄河,东抵曲沃西境,亦曰峨眉坡,亦曰峨眉原,即中条之坡阜也”。②即峨岭。
在今云南曲靖市北郊。《明一统志》卷87曲靖府:白石江“在府城北八里。本朝洪武十四年,西平侯沐英征云南,闻元司徒平章达里麻拥兵十余万屯曲靖,遂进师至白石江与之大战,擒达里麻,俘甲士二万于此”。《方舆纪要
①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北,接桂东县界。《方舆纪要》卷82兴宁县:八面山“峭险壁立,延袤二百余里,登之可见郴、衡、吉、赣诸郡。又山中有上洞、中洞及雷家洞, 皆深险,素为贼窟。嘉靖末,‘瑶贼’黄积珠等据险肆掠
亦作云溪港。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云溪水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崖岭,流经县南三十五里,汇为松阳湖。又象骨港,亦自县西南,东出松阳湖流合焉,注于大江”。
南朝梁置,即今安徽凤台县。《魏书·地形志》:“汴州,萧衍置,魏因之。治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