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洞庭山

洞庭山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有东、西二山。东山古称胥母山,又名莫釐山,原系湖中小岛,元、明以后始与陆地相连成半岛。今名洞庭东山或东洞庭山。俗称东山。西山为太湖中最大岛屿,古称包山,一作苞山,又名夫椒山。今名洞庭西山或西洞庭山,俗称西山。清时设太湖厅驻东山,靖湖厅驻西山,民国时废入吴县。今为太湖名胜之地。

②即君山。又名湘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原在洞庭湖中,现已与陆地相连。

③又名鸿鹭山、玉石山、碧玉山。即今甘肃嘉峪关市西嘉峪山。《元和志》 卷40酒泉县: 洞庭山 “在县西七十里。四面悬绝,人不能上,遥望焰焰如铸铜色。山中出金”。


(1)太湖中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的合称。见“东洞庭山”、“西洞庭山”。(2)即“君山(2)”。


猜你喜欢

  • 堕罗钵底国

    在今泰国南部湄南河下游,其都城即泰国之佛统。 名见 《大唐西域记》 卷10“三摩呾吒”条。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作杜和钵底。《通典》卷188作投和。《旧唐书·南蛮列传》 作堕和罗。

  • 畹町镇

    1932年置,属云南潞西设治局。治所即今云南畹町市。傣语 “畹” 为太阳,“町” 为当顶,意即太阳当顶。1950年属潞西县。1954年升为县级镇,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85年改设畹町市。旧镇名。

  • 光迁县

    北周保定三年(563)改房陵县置,为光迁郡治。治所即今湖北房县。隋为房陵郡治。唐初为迁州治。贞观十年(636)改为房陵县。古县名。北周武帝时改房陵县置,治今湖北省房县。隋为房陵郡治。唐贞观十年(636

  • 龟山寺

    在今江苏扬州市。《宋史·高宗纪九》: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人弑其主亮于扬州龟山寺”。

  • 浏河

    亦作刘河。即娄江。在今江苏昆山、太仓市境内。元、明时为海运要道。又称刘家河。在江苏省东南部。源出太湖鲇鱼口,东北流经苏州、昆山、太仓等市,到太仓市浏河镇东北入长江。长34千米,河宽75~140米。前身

  • 栾川冶镇

    北宋置,属伊阳县。即今河南栾川县城关镇。熙宁二年 (1069) 改属卢氏县。崇宁三年(1104) 置栾川县于此。金海陵王贞元二年 (1154)废县为栾川镇。

  • 贡城戍

    南朝梁武帝置,在今安徽五河县西五十二里东刘集镇附近。北魏改名虹城。

  • 新汲县

    西汉神爵三年 (前59) 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汉书·地理志》 注引阚骃云: “以河内有汲,故加新也。” 东魏属许昌郡。隋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洧州。贞观元

  • 汉渠

    一名汉伯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相传汉武帝时开凿。清吴广成《西夏书事》作汉伯渠。又称汉延渠。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东岸灌溉渠道。相传始凿于汉,唐称汉渠,元以后又称汉延渠。自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西南引黄

  • 建瓯县

    1913年3月由建安、瓯宁两县合置,属福建北路道。1914年属建安道。治所建宁城 (即今福建建瓯市)。取两县首字为名。1928年直属福建省。1992年改设建瓯市。建溪流域茶叶总汇于此,每年春夏之际,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