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洮阳县

洮阳县

①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三十五里下改洲村。《舆地纪胜》 卷60全州:洮水 “水北为阳,故汉置县以洮阳为名”。《水经·湘水》: 湘水 “又东北过洮阳县东”。郦道元注: “洮水出县西南大山,东北径其县南,即洮水以立称矣。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定王子靖侯狗彘为侯国。” 《清一统志·桂林府》 引 《州志》: “洮阳故城,在州北三十五里,地名改州滩。” 南朝宋属零陵国。齐复属零陵郡。隋开皇中废。

②晋惠帝于洮阳城置,属狄道郡。后为诸羌所居。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水经·河水注》: “洮水又东北流径洮阳曾城北。《沙州记》 曰: 嵹城东北三百里有曾城,城临洮水者也,建初二年,羌攻南部都尉于临洮上,遣行车骑将军马防与长水校尉耿恭救之,诸羌退聚洮阳,即此城也。” 北周保定元年 (561) 于此置洮州。隋开皇初并入美相县。

③隋大业初改洮河县置,属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东双岔乡。唐废为广恩镇。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北。属零陵郡。以在洮水北得名。隋平陈废入湘源县。(2)西晋置,治今甘肃省临潭县。属陇西国。后废。北周时复置。隋初又废。(3)北周置,治今甘肃省碌曲县东,属临洮郡。隋仁寿元年(601年)改洮河县,大业初复洮阳县。唐废。


猜你喜欢

  • 苑乡城

    在今河北任县东北十八里。《晋书·石勒载记上》: 永嘉六年 (312),“广平游纶、张豺拥众数万,受王浚假署,保据苑乡。勒使夔安、支雄等七将攻之,破其外垒”。又 《石勒载记下》: 太兴年间,“勒如苑乡,

  • 王寮镇

    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二十里王寮乡。清光绪《富平县志》图:东北有王寮镇。在陕西省富平县中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寮镇,人口1490。相传元时此地遭灾,镇国武仕王寮到此赈济灾民。为

  • 汜水关

    即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南宋建炎二年(1128)岳飞破金兵于此。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本名虎牢关,属成皋县。隋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后因有此名。《宋史·岳飞传》:北宋建炎二年(1128

  • 瓦述余科安抚司

    简称余科或鱼科土司。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打箭炉厅。治所在今四川道孚县北甲宗乡(旧鱼科乡)。宣统三年(1911)改流,归道坞委员管辖。

  • 决口戍

    南朝梁普通七年(526)置,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大通三年(531)改为临水县。

  • 帕尔宗城

    即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帕里。《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帕尔宗城 “在日喀则城西南六百四十里”。1960年并入亚东县。帕尔宗,又作帕克里、波巴朗。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亚东县东北帕里镇。

  • 丰河

    古丰乡川水。即今陕西山阳县之县河。《水经·沔水注》:丰乡川水“出弘农丰乡东山,西南流径丰乡故城南……又西南合关祔水(今马滩河)”。《水经注疏》引《山阳县志》:“丰河一名县河,出县东二十里圈岭。”

  • 乌得

    ①明属车里宣慰司,在今老挝北部孟乌再。清乾隆六年(1741)置乌得土把总,属宁洱县。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法国割占。②清代张家口至库伦商路西路的一站。即今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姚明辉《蒙古志》卷

  • 淮井

    一名淮源井。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淮水” 条: “ 《旧志》,伏流数里涌三泉,因浚为井,曰淮井。又六七里成河。”

  • 沈家灶

    即今江苏大丰县南沈家灶镇。旧属东台县。清嘉庆《东台县志》卷8:县北“六十八里灶曰沈家灶(今丁溪场署商垣移设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