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潭墟
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派潭镇。清有千总驻防。
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派潭镇。清有千总驻防。
在今云南禄丰县北十六里山坡上。从1975—1980年进行八次发掘。获腊玛古猿头骨三具,西瓦古猿头骨一具,带牙齿上、下颌骨破片三十余件,牙齿四百余枚。还发现长臂猿、三趾马、大唇犀、爪兽、剑齿象、虎、立齿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南五十里。古名寿河,即涧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故城河 “河东入射阳湖,西南连黄浦。明宏治间尝浚之,以达盐城、高邮、宝应、兴化诸处”。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7永宁县 “双髻山” 条下: “又神仙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径路崎岖,其上平衍。有神仙砦,相传辽、金时所置。”②在今四川开县东二里。《寰宇记》 卷137开州开江县
即今河北任丘市东二十四里南畅支乡。为通大城县要道。清乾隆 《任邱县志》 卷2: 东议论堡社有南唱支村。
明置,属广宁堡。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卫: 制胜堡 “在卫东二十里”。
又作不鲁失、不里郁思。元代称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间的一段金沙江为不鲁思河。《元一统志》丽江路:“考今沿革图志:本路出金。有江曰丽江,古谓丽水,白夷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犁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改夷陵州置,属湖北省。治所在东湖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市和宜昌、长阳、兴山、巴东、秭归、五峰、鹤峰等县及神农架林区地。1912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水经·淮水注》:池水“出东城县东北,流径东城县故城南。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东北入于淮”。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淮河支流。源于安徽定远县西根山,南流折而东北,经明光市北女山湖,东
西魏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北。北周天和四年(569)属通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县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南宋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凤山县西南平乐瑶族乡。元属田州路。明初属田州府。后废。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西南平乐。属邕州。明洪武初属田州府。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