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浉水

浉水

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得浉口。水源南出大溃山,东北流翼带三川,乱流北注浉水。又北径贤首山西,……浉水又东径义阳故城北……又东径七井冈南,又东北注于淮。” 《太平御览》 卷67引 《信州图经》: “师溪水源出黄蘖山北面,在弋阳县东南一百一十里。昔有隐士胡超居此,众人师之,故名师溪。”


即“浉河”。


猜你喜欢

  • 八公山

    ①在今安徽和县城北半里。《舆地纪胜》卷48和州:“八公山在郡城北来山之左。世说八仙人围棋会饮于此,故名。张祁谓仙风对八公,盖一郡之胜概也。”②一名肥陵山。在今安徽寿县北五里,南滨东淝河,西、北面临淮河

  • 乌横岭隘

    在今福建漳平市西北。《清一统志·龙岩州》:乌横岭隘“在宁洋县(治所即今双洋镇)南,路通漳平,向为盗薮。本(清)朝顺治十四年,知县萧亮设堡”。

  • 阿朗格尔

    又名四台。在今新疆巴楚县西南色力布亚镇附近。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叶尔羌:阿朗格尔台“八十里至阿克萨克玛喇尔台”。

  • 十八里集

    即今河南尉氏县东十八里乡。清道光《尉氏县志》卷3《村镇》:“十八里村,至城十八里。”

  • 安宜府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宝应军置,属淮安路。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二十年(1283)改为宝应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宝应军置,治宝应县(今属江苏)。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二十年府废,复为宝应

  • 吴平县

    ①三国吴改汉平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境吴平、门楼一带。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入宜春县。②隋开皇中改新渝县置,属袁州。治所在今江西新余县南。大业八年(612)复改新喻县,移治今新余县西

  • 义棠驿

    明初置,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二十里义棠镇。地当汾水南出之口,旧为太原、平阳间交通要隘。清雍正七年(1729)裁,改称义棠堡。

  • 渔湖城

    在今湖北武汉市东长江边。《梁书·武帝纪》: 南朝齐中兴元年 (501),“吴子阳等进军武口,高祖乃命军主梁天惠、 蔡道祐据渔湖城, 唐脩期、 刘道曼屯白阳垒,夹两岸而待之”。在今湖北省武汉市东长江边。

  • 荆姚镇

    北宋置,属蒲城县。即今陕西蒲城县西南三十里荆姚镇。在陕西省蒲城县西南部。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荆姚街,人口 5370。唐建村,以荆、姚二姓得名。北宋至清均设镇,明代并设驿丞衙署。

  • 西山大峒

    即今广东郁南县南建城镇。明、清为西宁县治。《明史·地理志》 西宁县:“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西山大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