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桥
①在今江苏泰州市城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济川桥 “一名高桥。跨运盐河,达通州如皋孔道”。
②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济川桥 “在府城东阳德门外。隋开皇中建。旧名永安。本朝正统中重修”。
③在今湖南道县南。《方舆纪要》 卷81道州:“济川桥在州南门外。南北跨绝,凡千五百余尺。宋嘉定中,为方舟三十有四,栉比连鏁,横渡江面,后废。明初复造浮梁,以济往来,亦谓之大浮桥。”
①在今江苏泰州市城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济川桥 “一名高桥。跨运盐河,达通州如皋孔道”。
②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济川桥 “在府城东阳德门外。隋开皇中建。旧名永安。本朝正统中重修”。
③在今湖南道县南。《方舆纪要》 卷81道州:“济川桥在州南门外。南北跨绝,凡千五百余尺。宋嘉定中,为方舟三十有四,栉比连鏁,横渡江面,后废。明初复造浮梁,以济往来,亦谓之大浮桥。”
即今浙江象山县西亭溪乡。清乾隆《象山县志》卷1:大溪桥铺在“县西十里”。
在今四川阿坝县境。《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三年 (426),“吐谷浑握逵等帅部众二万落叛秦,奔昂川,附于吐谷浑王慕璝”。
清末改丰利场置,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北四十里丰利镇。1930年改今名。
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今河北馆陶县),分为屯氏河。《汉书·地理志》 馆陶县:“河水别出为屯氏河,东北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汉书·沟洫志》:“元帝永光五年,河决清河灵
旧名小溪。即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清光绪 《鄞县志》 卷2 《市镇》: 鄞江桥街 “距城五十五里”。
1925年由东临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阳谷、莘县、冠县、茌平、高唐等市县地。1928年废。
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沙子乡。《方舆纪要》卷69丰都县:沙子关在“县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清裁巡司。
即今云南祥云县东北楚场。明洪武十七年(1384) 置土巡检司于此。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丰满区南乡裕民村。北起龙潭山麓,南抵炮手口子 一带,西自松花江边,东至裕民村沟里,是我国汉魏时期最大的墓葬群。有墓二千多座,1982年发现,1985—1995年共发掘二百多座。墓葬
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北九十里黄练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贵县图: 西北有黄练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