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
又称浏渭河、浏水。《水经注·湘水》:“又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即此。湘江下游支流。在湖南省东部。源出湘、赣两省边境九岭山,上源有南北两支,称小溪河和大溪河,在杨潭乡双江口汇合后始称浏阳河,西流经浏阳市,到长沙市北入湘江。长222千米,流域面积596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6米3/秒。浏阳市官渡以下可通航。支流建有官庄水库。
又称浏渭河、浏水。《水经注·湘水》:“又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即此。湘江下游支流。在湖南省东部。源出湘、赣两省边境九岭山,上源有南北两支,称小溪河和大溪河,在杨潭乡双江口汇合后始称浏阳河,西流经浏阳市,到长沙市北入湘江。长222千米,流域面积596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6米3/秒。浏阳市官渡以下可通航。支流建有官庄水库。
西魏改清县置,属滶川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隋大业初废。
①东晋太元中置,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镇,后复为郡。曾为梁州,益州、南秦州、成州治。隋开皇初废。②北魏置,属东益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西魏改为仇池
一作雅卜藏驿。即今新疆疏勒县南牙甫泉镇。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 82疏勒府: 雅卜藏驿“一作雅布泉,有街市,为疏勒三市镇之一”。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16禄劝州:乌蒙河“在州北。源出乌蒙山,下流入于金沙江”。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十二里轵城镇。《史记· 秦本纪》: 昭襄王十六年 (前291),“左更错取轵及邓”。《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故轵城在怀州济源县东南十三里。”古邑名。战国魏邑。即今
元代在西藏地方的建置。世祖中统元年(1260)封吐蕃萨迦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命掌全国佛教事务;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即释教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以专司吐蕃军民事务,定院使秩从一品,命帝
即三泖。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的泖河。《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泖湖在 “府西三十五里。亦曰三泖。《广韵》 注: 泖,华亭水也。其源出华亭谷。晋陆机对武帝,三泖之水,冬温夏凉。亦曰华亭泖”。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清一统志·临江府》:芦头隘“在新淦县东三十里,为县要阨”。在今江西省新干县东。清属新淦县。
即今辽宁黑山县大虎山镇。《清史稿·地理志》 新民府镇安县:京奉铁路在县境有四站,打虎山为一站。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威龙州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大山乡。永乐二年(1404) 改为威龙长官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元威龙州置,治今四川省德昌县西南。属德昌路。永乐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