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阳县
西汉置,为勃海郡治。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元和志》 卷18清池县: “本汉浮阳县……在浮水之阳。” 因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为浮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清池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东关。因地处浮水之阳,故名。西汉为渤海郡治,北魏曾为浮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清池县。
西汉置,为勃海郡治。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元和志》 卷18清池县: “本汉浮阳县……在浮水之阳。” 因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为浮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清池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东关。因地处浮水之阳,故名。西汉为渤海郡治,北魏曾为浮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清池县。
即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七十里朱红溪。《水经·沅水注》: “沅水又东,与诸鱼溪水合。水北出诸鱼山,山与天门郡之澧阳县分岭。溪水南流会于沅。” 《方舆纪要》 卷81谓即此水。
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八十里。
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有古代寺院遗址。
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二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嘉靖四十五年(1566)裁。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明设巡检司戍守,嘉靖间裁。
南诏自蒙世隆立,亦称大礼,改阳苴咩城为中都。《资治通鉴》:唐大中十三年(859),“酋龙乃自称皇帝,国号大礼”。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大礼,“盖因其地有大厘城得名”。世隆亦因居大厘城,而号称
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 (昂州)。清康熙四十年 (1701) 废。
即今江西宁都县东北八十五里湖岭咀。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0宁都州图: 东北有湖岭嘴墟。
①西晋置,不久废。北魏孝昌四年(528)复置,属光州。东魏时治所在黄县中郎城(今山东龙口市黄城东)。辖境相当今山东龙口、栖霞、海阳以东地区。北齐天保七年(556)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登州置,属
亦作洪舟江。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洪州泊里长官司: 洪州江在“司治 (今洪州镇) 北。流经府东龙见山下,入靖州通道县境入渠阳江。渠阳江盖渠水别名也。……《志》 云,洪州司山势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