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山
在今河北鹿泉市西。《方舆纪要》 卷14获鹿县: 海螺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绵延耸秀,下有白鹿泉,隋因以名县。山之阳,岩洞深遂,相接如门屋,曰连珠洞”。
在今河北鹿泉市西。《方舆纪要》 卷14获鹿县: 海螺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绵延耸秀,下有白鹿泉,隋因以名县。山之阳,岩洞深遂,相接如门屋,曰连珠洞”。
即今湖南醴陵市南之铁水。源出今攸县境,北流入醴陵市西南境,又北至铁口入渌。《清史稿·地理志》 长沙府醴陵县: 铁水 “一名北江,自攸县入,北合清水江,又北流为泗汾河。水又北入渌水,至渌口入于湘”。
①亦作中庐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一说在南漳县东北。三国魏属襄阳郡。南朝梁废。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义清县置,属襄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旧县铺。宣和元年(1119)属襄
在今甘肃岷县西南。《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木昔寨“在卫西南十里……官军戍守处”。《清一统志·巩昌府》:木昔砦“在岷州西南十五里”。
在今江苏金坛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金坛县:万束陂,“《祥符图经》:陂宜稻,顷收万束,因名”。
龟、蒙二山的合称。在今山东新泰市南和蒙阴县西南一带。自西北而东南,长约八十余里。其西北一段名龟山,东南名蒙山。《诗经·鲁颂·閟宫》:“奄有龟、蒙。”即此。《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尚书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楚人谋徙于阪高”。即此。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麇人率百濮将伐楚,“楚人谋徙于阪高”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十八里龙虎台村。元建行宫于此。《元史·扩廓帖木儿传》:至正二十四年(1368),“扩廓帖木儿遣部将白锁住以万骑卫京师,驻于龙虎台”。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龙虎台“地势高平如台,广
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龙川县置,为循州治。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镇北。南宋绍兴元年 (1131) 复为龙川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肃川一带。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西北部滨海一带。属乐浪郡。西晋末废。
①即今江西弋阳县东南双港。清光绪《大清一统舆图》:弋阳县东南有“双港”。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双港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方山,二流并导,出桃林,逾西井,过罐子口,入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