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 (湧) 金门
为五代吴越国杭州城的西门,因门内有涌金池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 增筑杭城,改名丰豫门。明初复名涌金门。1913年拆除,改建南山路。涌金门原有水门、旱门各一,旱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涌金门直街与南山路交接处。水门故址在旱门稍北。
为五代吴越国杭州城的西门,因门内有涌金池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 增筑杭城,改名丰豫门。明初复名涌金门。1913年拆除,改建南山路。涌金门原有水门、旱门各一,旱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涌金门直街与南山路交接处。水门故址在旱门稍北。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北罗村镇。广三铁路经此。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礼乐滩的南缘,西距安塘礁22海里。是一珊瑚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拚素崩那礁。1947年改名阳明滩,以纪念明朝理学家王阳明而命名。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百余里狸桥镇。清光绪《宣城县志》 卷4: 狸头桥 “在蒋山。里人徐凤建”。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安徽宣城县东北固城湖有狸头桥。
即今新疆哈巴河县境之哈巴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 卷5: “额尔齐斯自哈布河西北流五十里右会喀喇哈布河,河三源并发,为古尔班柯尔河,南流二十余里,经塔布博勒齐尔卡伦东,又南流八十余里为喀喇哈布河,入于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伊曼河流域。后废。
西汉置,属朔方郡,为中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之南。一说在今达拉特旗西北黄河南岸。东汉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自朔方东转,径渠搜县故城北。” 北魏太和二年(478) 复置,属代名郡,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分盐池东西二场增置中场。民国初并入解池场。
在今四川崇州市。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见寄》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方舆胜览》卷52崇庆府有“东阁”。《清一统志·成都府二》:“东阁在简州。”
五代方镇名。梁贞明三年 (917) 改定昌军置,治所在晋州 (今山西临汾市)。后唐改为建雄军。五代方镇名。梁贞明三年(917年)改定昌军置,治晋州(今山西临汾市)。唐时改建雄军。
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西汉移治平刚县(今辽宁凌源市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承德、天津市蓟县以东(长城南滦河流域及其以东除外),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六股河以西地区。东汉移治土垠县(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