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河
一名奇尔归图河。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新唐书·地理志》 西州: 自州西南 “经新城馆,渡淡河,至焉耆镇城”。
一名奇尔归图河。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新唐书·地理志》 西州: 自州西南 “经新城馆,渡淡河,至焉耆镇城”。
即今甘肃古浪县之古浪河。源出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南乌鞘岭,东北流径古浪县东,又东北潴为泽。《汉书·地理志》 苍松县: “南山,松陕水所出,北至揟次入海。”
即野戍渡。在今河南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的黄河上。《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段秀实帅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史) 思明见兵于河清,欲绝 (李) 光弼粮道,光弼军于
即十六国之后赵,由羯人石勒所建(319—351),故名。都城在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后迁至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传石虎、石金等,后为冉魏所灭。
即春秋战国时楚国郢都。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续汉书·郡国志》 江陵县注引《荆州记》:“县北十余里有纪南城,楚王所都。”《水经·沔水注》:“江陵西北有纪南城,楚文王自丹阳徙此。”《晋
亦作阐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属越嶲郡。西晋时废。南朝宋复置。南齐时又废。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泗洲镇”条下:“又匹袍洞,亦在州(今桂阳县)东百里,接桂阳县界,亦与江西连境。洞本上犹县所辖,宏治中,‘贼党’负固于此。正德十六年,官兵讨平之。”
商周时方国。亦作隧。在今山东肥城市南二十八里安临站。《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齐人灭遂”。即此。古国名。春秋小国。妫姓。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南。为齐所灭。《春秋》庄公十三年(前681年):“
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永宁县 (今河南洛宁县)。八年 (625) 废。
北宋改岐平县置,属奉国县。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一百里岐坪镇。
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掸邦景东东北孟开。明属孟艮御夷府。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