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先贤墓
俗称回回坟。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中部,解放北路西侧,东临兰圃。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据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母舅艾比·宛葛士之墓。墓室上圆下方,内成洞形,在内诵经或讲话,有回声相应,故又称 “响坟”。是广州著名的伊斯兰教古迹。
俗称回回坟。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中部,解放北路西侧,东临兰圃。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据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母舅艾比·宛葛士之墓。墓室上圆下方,内成洞形,在内诵经或讲话,有回声相应,故又称 “响坟”。是广州著名的伊斯兰教古迹。
金置,属石城县。即今河北滦县西北九十里榛子镇。明万历四十三年 (615) 移乐亭新桥巡司于此。民国改设县佐。在河北省滦县西北部。面积98.8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榛子,人口9470。原名
即黑松林关。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五十七里。《方舆纪要》 卷73松潘卫: 黑松林关 “地产黑松,因名”。
西藏古代族部名。即章求拔。约当今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新唐书·西域传》: “章求拔国,或曰章揭拔。” 地当吐蕃西南之悉立部落之西南。
即今福建长泰县北林口。《方舆纪要》 卷99长泰县: 林口隘在 “县北五十里。又县西北有鸬鹚、 下翁等隘; 县东北有上宁、 磨、 白桐等隘; 县东南为朝天岭隘,俱有民兵戍守”。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为汉晋时践别之所。《后汉书·杨震传》:延光三年(124),“震行至城西夕阳亭”。又《种劭传》:中平末,董卓率军入京师,至河南,种劭奉诏止之,“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李贤注:“夕阳亭
大理国置,属会川府。治所在今四川会东县东铅锌镇,一说今会东县。《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会通,蛮名昔托,又名绛部。”大理国置,治今四川省会东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置会理州。
即金龙宗。治所在今西藏定结县东北。
在今河南临汝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据《风穴寺志略》载,该寺建于北魏,称香积寺。唐代扩建,并改名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明、清两代对寺内建筑有所修补和增建。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高22米
在今四川南充市西五十里礼乐乡。民国《南充县志》卷1:五龙场“在治西五十里五龙山下。亦清初老场,当顺蓬大道”。
在今湖北武穴市东。《方舆纪要》卷76广济县:连城河在“县(治今梅川镇)南七十里,地名连城,其东为湖港廖家口,有古沟通黄梅陆路,久堙。正统中复开之,以通两县舟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