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子山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1 “瑞屏山” 条下载: “渔子山 上有大冢,相传为黄帝陵也。其北有渔子山堡,与密云县熊儿峪相接。”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1 “瑞屏山” 条下载: “渔子山 上有大冢,相传为黄帝陵也。其北有渔子山堡,与密云县熊儿峪相接。”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南歇马台。《方舆纪要》 卷11通州宝坻县: 驻马台在 “县南五里。金主璟曾驻于此。一名歇马台”。
即今福建晋江市南港边。元置港边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年 (1387) 徙深沪。
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洞吾 (今缅甸东吁)。辖境约当今缅甸锡唐河流域。正统以后废。
即夜邑,在今山东莱州市。汉刘向 《说苑·指武》: 鲁仲连子对田单曰: “今将军东有掖邑之封,西有淄上之宝。” 古掖、夜字相通。
三国魏筑,在今安徽界首市南三十八里。《寰宇记》 卷11沈丘县: 砖城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置屯,种稻以备东南,筑城围仓廪”。
即今云南腾冲县西郊叠水河瀑布。《方舆纪要》 卷118腾越州: 叠水河 “在州西南,大盈江之支派也。山麓有石崖,断陷百尺,水势奔飞,吐珠喷沫,观者毛发为竦”。
即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乌龙山。《清一统志·严州府》:乌龙山“在建德县(故治在今建德市东北梅城镇)北三里。……旁有乌龙岭。明初克严州,苗帅杨完者屯乌龙岭,李文忠击败之,即此”。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北投区东南。清乾隆十七年(1752)淡水同知为划定汉人与高山族人土地界限,曾立石碑于此,闽人转音名石牌。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偏西。人口 7700。明代散居周围的农民,为
在今江西广昌县东十五里。三国吴于此置南丰县。隋开皇九年(589)县废。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湾甸坝子。元属镇康路。明改湾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