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渭源县

渭源县

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 改首阳县置,为渭源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元和志》 卷39渭州渭源县: “因渭水为名。” 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下: “渭源,以渭河源于此名也。” 隋属陇西郡。唐属渭州,广德中入吐蕃,废。北宋熙宁五年 (1072) 于今渭源县治置渭源堡。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渭源县,属临洮府。清属兰州府。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中部、渭河上游。属定西市。面积2065平方千米。人口34.4万。辖6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清源镇。西汉置首阳县,治今渭源县城北,属陇西郡。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称渭源县,属渭源郡。以渭水发源于境内鸟鼠山得名。《元和郡县志》渭州渭源县:“因渭水为名。”唐宝应二年(763年)地入吐蕃。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渭源堡。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渭源堡为县,属临洮府。清属兰州府。1913年属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4年析渭源县置会川县。1949年属岷县专区,1950年属定西专区。1958年撤会川县入渭源县,后又撤渭源县入陇西、临洮县。1961年复置渭源县,属临洮专区。1963年属定西专区,1969年属定西地区,2003年属定西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南部及陇南山地边缘。渭河流经中部。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籽为主。会川、五竹镇是甘肃马铃薯良种基地。还产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工业以建材、亚麻、食品加工为主。212、316国道和定渭公路经此。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寺坪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和上坪齐家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遗迹、明灞陵桥等。名胜有莲峰山、首阳山及渭水源头品字泉等。


猜你喜欢

  • 路桥镇

    即今浙江台州市南路桥区。《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 路桥镇 “在县东三十里。宋初为新安镇,后改今名。今亦为戍守处”。

  • 哈桑湖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吉林珲春市东南敬信镇防川村张鼓峰东。清光绪 《吉林通志》 珲春图: 东南有哈桑湖。1938年7—8月,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与苏联争夺张鼓峰与沙草峰两个高地,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苏

  • 罗斛

    古国名。在今泰国中部班塔欣一带。自宋崇宁二年 (1103) 至元大德三年 (1299) 同中国有友好关系,互遣使节往来。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真腊国” 条: 罗斛为其属国。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 清凉寺

    ①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八十里清凉谷中。北魏孝文帝建,元至正二年 (1342) 重修。下有雪浪亭、为登山必由之径。寺有清凉石。②在今江苏南京市城西隅清凉山南麓。五代杨吴顺义三年 (923) 在此建兴教寺。

  • 孙家台

    即今辽宁开原市。清康熙《开原县志》卷上《屯堡》:东南“孙家台,距城十五里”。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开原县图:南有孙家台。旧为南满铁路车站,商业甚盛。20世纪30年代开原县迁治于此。1988年设开

  • 麻沙镇

    北宋宣和初置,属建阳县。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麻沙镇。元废。当地盛产竹、楠、樟、梨、楮、松等,皆为雕版与造纸的优质原料。南宋书籍刻印业最为发达。祝穆 《方舆胜览》 云: “麻沙、崇化两坊产书,号为图书之府

  • 遂兴县

    东汉末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十五里遂川江口。三国吴改名新兴。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名遂兴。《寰宇记》 卷 109吉州太和县: 遂兴故县 “以在遂水口为名”。隋开皇中废。古县名。东汉

  • 芦关岭

    在今陕西志丹县北,接靖边县界。《清一统志·延安府一》:芦关岭“在安塞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接靖边县界。延水源出此”。

  • 芦溪站

    元置,在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

  • 西阳河堡

    明正统五年(1440)筑,在今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西四十里西洋河村。《方舆纪要》卷18万全右卫:西阳河堡“堡为宣镇极西,西北与大同平远堡接壤。两面皆边,最称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