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滑州

滑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杞州置,治所在白马县 (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寰宇记》 卷9:“取滑台为名。” 大业二年 (606) 改为兖州。三年改东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滑州。天宝元年(742) 改为灵昌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滑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滑县、长垣、延津等县地。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元丰四年 (1081) 复置。明洪武二年 (1369) 省州治白马县入州。七年 (1374) 降为滑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杞州置,治白马县(今滑县东旧滑县)。即古滑台城,故“取滑台为名”(《元和郡县志》)。大业三年(607年)改名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滑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灵昌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滑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滑县、延津、长垣等县地。五代后辖境渐缩。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元丰四年(1081年)复置。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治白马县入州。七年降州为滑县。


猜你喜欢

  • 则补

    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北。《清一统志·东川府》:则补巡司“在(会泽)县西北一百里”。

  • 吽吽坝

    亦作牛牛坝。即今四川美姑县西南牛牛坝乡。《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宣统元年(1909),马边厅阿侯苏噶支杀英传教士于连渣脑,清兵征剿,“两军于十月二十五日贯通凉山夷巢,会于吽吽坝”。即此。

  • 八卦岩

    在今四川涪陵市南。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1:八挂岩在“州南百里。岩壁有天然八卦。又名宋师岩。明司谏刘习易于此。被刑之日,岩崩见图”。

  • 郎溪

    ①原为桐川流经安徽郎溪县治及其左右区段名。《方舆纪要》 卷29建平县: “郎溪在县治南,郎步镇以此名,下流合于桐川。” 今桐水与无量溪自广德流入县境,在合溪口合流后,西北流入南漪湖,统称郎溪。一名郎川

  • 颍江水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濛河。《方舆纪要》卷87新喻县: 颍江水 “在县东北八十里。出蒙山之阳,合榄陂、绿陂、龙镜诸水,达于清江。《志》云,颍江上流凡八十四源,合流而东南,入于渝水”。

  • 涧于水

    在今河北丰润县东北。为还乡河支流。《水经·鲍丘水注》: “梁河又南,涧于水注之。水出东北山,西南流,径土垠县故城东,西南流,入巨梁水。” 即此。

  • 莎城镇

    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引镇。《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 (895),李茂贞进攻长安城,昭宗李晔“出启夏门,趣南山,宿莎城镇”。即此。古镇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南。《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年)昭

  • 普定县

    元置,属普定路。治所在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明初省入安顺州。清康熙十一年 (1672) 改普定卫复置,为安顺府治。治所即今安顺市。1913年移治废定南所 (今普定县),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

  • 第一桥

    即镇远桥。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白塔山下黄河上。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改建为铁桥。宣统《甘肃新通志》 卷9皋兰县: 镇远桥,“ 《国朝齐世武天下第一桥记》: 皋兰有桥绵亘黄河上游,其称为天下第一桥

  • 赤亭水

    ①即今湖北东部长江北岸支流举水。《水经·江水注》:“举水又东南历赤亭下,谓之赤亭水。”②一名赤水。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水经·渭水注》:“赤亭水出(南安)郡之东山赤谷,西流径城北,南入渭水。”《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