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镇
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中部、灞河东北岸。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灞桥街,人口1.5万。镇以灞桥得名。地处西安东大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在今灞河东岸上、下桥子口建霸桥。隋开皇三年(583年)于今灞桥稍北重建。宋至民国均设镇。清称灞桥街,咸宁县丞署驻此。1950年置灞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复置乡,198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蔬菜、葡萄、草莓。有锻压机械、建筑机械、冶炼、建材及肉类加工等厂。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经此。
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中部、灞河东北岸。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灞桥街,人口1.5万。镇以灞桥得名。地处西安东大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在今灞河东岸上、下桥子口建霸桥。隋开皇三年(583年)于今灞桥稍北重建。宋至民国均设镇。清称灞桥街,咸宁县丞署驻此。1950年置灞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复置乡,198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蔬菜、葡萄、草莓。有锻压机械、建筑机械、冶炼、建材及肉类加工等厂。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经此。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三十里。相传为唐德宗时虚应禅师所建。其后此山亦名柏子塔山。
①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太平镇,南与广州市交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从化县有“太平场墟”。②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大坪村。清雍正八年(1730)移罗苛巡司驻此,改名西山巡司。③俗名窑子坝。即今四川双流县东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沂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北兰山镇。六年(623)省入临沂县。②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为沂州府治。治所即今山东临沂市。1914年改临沂县。(1)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
唐咸亨二年 (671) 析富平、华原、蒲城三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在故土门县城 (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唐天祐三年 (906) 李茂贞改置鼎州,五代梁改为裕州。后唐复为美原县,属京兆府。北宋属耀州。
即覆盎门。汉长安城南面东头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大白杨、小白杨二村之北。《汉书·刘屈氂传》:戾太子军败,“南奔覆盎门,得出”。师古注:“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城门,一号杜门。”
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四十五里。《宋书·萧思话传》:元嘉十年(433), 萧承之讨杨难当,“贼不能当, 因大败,烧柴奔走,退据大桃”。即此。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东。《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十一年(434年),杨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百圣岩“在县(今分水镇)东十五里定安乡,其高为最”。
北宋置,属平阴县。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傅家寨。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南三十里。唐有任山馆。自宿州趋徐州,必度睢水,逾任山,为往来通道。《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868),“初,朝廷闻庞勋自任山还趣宿州,遣高品康道伟赍敕书抚慰之。十一月,道伟至彭城,勋出
俗称默勒札萨克旗。即和硕特西右翼前旗。在今青海祁连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