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堆
即今天津市东南河西区灰堆街道办事处。1949年曾于此设天津县。1952年迁治陈塘庄。
即今天津市东南河西区灰堆街道办事处。1949年曾于此设天津县。1952年迁治陈塘庄。
即今安徽石台县东贡溪河,为秋浦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7石埭县:“贡源溪在县西。《志》云:溪西流,经上、下二湾,出大河,注于秋浦,入大江。”
即今安徽长丰县南双墩镇。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双墩集“(距城)三十里”。
清光绪年间置,即今新疆鄯善县东七克台镇。宣统《新疆图志》卷80鄯善县:齐克腾木“回语言得泉水也”。
亦作冶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书·王康传》: “索虏野坂戍主黑弰公游骑在芒上。” 即此。
一名虎岭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金史·武仙传》: 正大七年 (1230),“卫州被围,内外不通。诏平章政事合达,枢密副使蒲阿救之,徙仙兵屯胡岭关,扼金州路”。胡,又作狐或虎。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宋绍
即玄扈山。在今陕西洛南县西洛水之南。《方舆纪要》卷54洛南县:元扈山“相传黄帝受图处。元扈水出于此”。
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6蕲州:赤东湖在“州北十里。蕲水流注于此。其湖有九十九,孔道所经也。中有永安堤。今掌于河泊所”。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袁州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袁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宜春郡。辖境相当今江西萍乡市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乾元元年 (758) 复为袁州。隋
北宋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境。《方舆纪要》 卷69彭水县: 界山砦“在县境”。
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北。《清一统志·延平府》: 彭坑岩 “在尤溪县东北三十里。有巨石数十围叠其巅,旁开小洞口,中有池有井,水深不可量。其下曰梅营坂,梅树多至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