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西原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年(756),哥舒翰出潼关,遇安禄山将“崔乾祐之军于灵宝西原,乾祐据险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
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载(756年)哥舒翰出潼关,“遇(安禄山部将)崔乾祐军于灵宝西原,乾祐据险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即此。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年(756),哥舒翰出潼关,遇安禄山将“崔乾祐之军于灵宝西原,乾祐据险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
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载(756年)哥舒翰出潼关,“遇(安禄山部将)崔乾祐军于灵宝西原,乾祐据险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即此。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三街镇西北二里。《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西峰山“在县西北二里。高数百丈。三面峭拔,其中坦夷。上有龙泉,每日三涨三落”。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新垌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东道路,自城东门外,而谢鸡,而新洞。”
①即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老城南。《左传》: 宣公二年 (前607),“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②一名手山。又名驻跸山。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十五里。《三国志·魏书 ·公孙渊传》: 景初二年
在今浙江安吉县 (递铺镇) 南二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89浙江总序 “独松” 条: 幽岭关 “在安吉州孝丰县 (治今孝丰镇) 东南三十里幽岭上。其东南亦与余杭县分界,谓之独松三关 (之一)。元至正十
北魏置,即今河北平山县。《魏书·地形志》: 蒲吾县 “有嘉阳城”。隋于此置房山县。《元和志》 卷17房山县: “其城内实外险,一名嘉阳城。”
1914年改海城县置,属甘肃泾原道。因县境有海都原,故名。治所即今宁夏海原县。1928年直属甘肃省。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西邻甘肃省。属中卫市。面积 6897 平方千米
即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西汉于此置平恩县。金降为平恩镇。《清一统志·广平府》:程孟集,“ 《旧志》: 《金志》 曲周有平恩镇,即今程孟集也”。
即河阴仓。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广武镇广武山附近,古汴河注入黄河处。《新唐书·食货志三》: 开元二十一年 (733),京兆尹裴耀卿奏请罢陕陆运,而置仓河口,玄宗以为然,“乃于河阴置河阴仓……自江、淮漕者,
又称紫荆关。在今山东今蒙阴县东南四十里,与费县交界处。元时设巡司,明万历间裁。在今山东省蒙阴县东南蒙山上。元设巡检司,明万历间省。
即今四川丰都县东龙河西岸江池镇。《明史·四川土司传》: 成化年间,“移忠州临江巡检司于丰都南宾里之姜池”。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