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炎帝陵

炎帝陵

又称天子坟。在今湖南炎陵县城西南三十里塘田乡鹿原陂。炎帝为远古时代部族首领,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晋皇甫谧 《帝王世纪》 称,葬于长沙。宋罗泌 《路史》 载: “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新定九域志》卷6衡州有 “炎帝庙及陵”。《舆地纪胜》卷63茶陵军: 炎帝庙“在茶陵县西南帝陵侧。乾德五年始访得陵,即诏建庙”。后经历代修葺。1940年重修主体建筑炎帝殿。1954年除夕遭火焚毁。1986年按原貌修复。


(1)简称炎陵,又称天子坟。在湖南省炎陵县城西南15千米处。炎帝即神农氏,为传说中的古帝,史称其教民耕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载,葬于长沙。宋罗泌《路史》载:“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炎陵县前身酃县为南宋时由茶陵分置)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吴道南所撰碑记云,宋太祖登极,遍访古陵不得,忽梦一神指点,才于茶乡觅见帝陵。陵前原建有规模宏大的祠、坊、“天使行馆”等。陵侧有明清御祭碑数方,“洗药池”传为炎帝采洗草药之处。四周古木掩翳,洣水环流,岸畔有石若龙首、龙爪,称“龙脑石”。1986年修复。坐北朝南,有正门、祭祀亭、炎帝殿及配享殿、陵寝四进。并整理炎陵道路,新建时祭公馆、神农阁等,经常举办大型祭祀活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常羊山上。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的陵寝。据传,神农乡是炎帝神农氏的生长地,盛唐前神农境内就有规模宏大的神农庙、炎帝殿,至今仍有神农寝骨台和“九龙泉”残碑等遗迹。1993年炎帝陵寝在此建成。同年4月,宝鸡市举行了盛大的移灵仪式,炎帝陵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祀炎帝先祖的圣地。重建的炎帝陵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三部分。陵区总面积 3300 平方米。陵前区包括十里神道及“九龙泉”遗址等;祭祀区设拜炎阁及祭祀广场;墓冢区在常羊山中峰顶,墓周为松柏林和碑林。整体建筑群以山取势,三面临空,给人以雄伟、神圣、肃穆、古雅之感。

炎 帝 陵


猜你喜欢

  • 呼图壁

    一名呼图克拜。即今新疆呼图壁县。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设呼图壁巡检,光绪二十九年(1903) 升为县丞。1918年改置呼图壁县。

  • 咸平卫

    即武平卫。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建,后废。

  • 小沼

    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小沼,“宋雍熙二年,定州刺史田重进出飞狐伐契丹,重进至飞狐南,败契丹,遣别将谈延美屯小沼”。即此。

  • 九江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江州路置,治所在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德安、湖口、瑞昌、彭泽等市县地。1912年府废。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江州路置,治德化县(今

  • 曹娥埭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资治通鉴》: 唐光启二年 (886),钱镠“凿山开道五百里,出曹娥埭”。即此。在今浙江省上虞市西南曹娥江上。唐光启二年(886年),钱镠取浙东,进军曹娥埭,即此。

  • 双泉州

    唐龙朔元年(661)置,属月支都督府。治所在悉计蜜悉帝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北昆都士东南伊什卡姆希)。8世纪中废。

  • 休屠泽

    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汉书·地理志》武威:“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猪壄泽。”《水经注》卷40:休屠泽“俗谓之为西海,一水又东径百五十里入猪野,世谓之东海,通谓之都野矣”。《清一统志·凉州符一》:“今三

  • 荆门州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荆门府置,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治所在长林县 (今湖北荆门市)。明洪武九年 (1376) 改为荆门县。十三年 (1380) 复为荆门州,属荆州府。嘉靖十年 (1531) 改属

  • 登云 (雲) 岭

    在今广东怀集县北。《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怀集县: 登云岭在 “县北八十里。岭头云雾常凝结不散,行者经此,若登云然”。

  • 长恭县

    唐贞观三年(629)置,为燕州治。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七十里。七年(633)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