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焚经台 (臺)

焚经台 (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附近,遗址在陇海铁路两旁,为两个夯土圆丘。丘前原有德浩法师等所立的石碑,上书 “东汉释道焚经台” 七字。现石碑已迁移于白马寺内下僧院中。关于焚经台的传说大意是: 永平十四年 (71) 五岳道士贺正之、费叔才等上书汉明帝,要与西域来的佛教比试真伪。汉明帝遂下令在白马寺南门外筑二高台,令道士捧道经登西台,和尚捧佛经、佛像登东台,然后以火焚经,当场较量。时道经倾刻化为灰烬,佛经不但不燃,且现五色神光,从此佛法大兴。


猜你喜欢

  • 杨子山

    亦作羊子山。在今湖北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房县“白��山”条下:“杨子山在县北百里,亦峻险。”《清一统志·郧阳府》:杨子山“在房县西南(北)一百二十里。筑水所出”。

  • 南望山

    在今贵州开阳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南望山 “崇峰大箐,岚气昼冥,人迹罕至,为郡之镇”。又称南山。在贵州省息烽县中部,西与西望山相峙。主峰南极顶,海拔 1749.6 米。山腰有石灰岩

  • 利济池

    在今四川富顺县。《新定九域志》卷7:“支江利济池,传云:用此水淋灰,则盐干白而咸。”

  • 崇妃园寝

    在今河北易县西清西陵内崇陵东一里。是光绪帝的贵妃珍妃和瑾妃的园寝。崇陵和崇妃园寝在1938年均被盗掘。

  • 光川郡

    西魏改建安郡置,治所在京山县(今湖北天门市东北)。北周废。

  • 刺桐港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枋山溪。《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 “刺桐港” 等 “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于海”。

  • 伏氏镇

    北宋置,属江津县。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八十里吴市镇。

  • 景店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七十里安平镇北酒店寺。

  • 中正县

    1946年4月改奉化县置,治所即今浙江奉化市。旋复名奉化县。

  • 弹筝谷

    亦作弹筝峡。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宋书·索虏传》: 元嘉五年 (428),“昌弟赫连定在陇上,吐伐斤乘胜以骑三万讨定,定设伏于陇山弹筝谷破之,斩吐戈斤,尽坑其众”。